-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2859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1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15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滕州市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163171号提案的回复(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滕州市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163171号提案的回复(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孔斌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推广布局“一院多区”“医康养护”一体化模式。2023年8月成立滕州市康复医院,依托该院设立九州、嘉乐、邾城、北平四个城市社区服务站,结合乡村振兴项目,推动城乡康复医养一体化建设,积极实践医养服务由城市社区向边远农村发展辐射,在西岗镇北赵庄村设立乡村康养服务点,全面提升康养产业服务能力。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优质医养康复资源下沉,圆了需求老人就近养老、就近医疗、就近康复的期盼,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二是坚持上下联动,科学构建三级服务体系。按照“龙头引领、骨干支撑、完善网底”的思路,形成以市中医医院为技术龙头,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三级中医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市中医医院设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制定完善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按季度对全市乡村医生开展培训,2023年以来已培训2628人次。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中医药专家4名,省市级中医药专家13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超过基层临床人员总数的25%,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人员配备均达到标准要求。全市21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针灸理疗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诊疗人次占比均在35%以上。建设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实现国医堂、中医馆全覆盖。鼓励中医医师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实施中医药保健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覆盖率达70%和80%以上。
三是完善“三位一体”签约服务架构。将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坚持“宣传先行”工作推进机制和“分类履约”的重点服务,以完善签约服务内涵为导向,增强居民主动签约意愿,调动家庭医生签约积极性,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擦亮“佳医家至”签约服务品牌,提供包括上门服务、电话咨询服务、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健康咨询、预约就诊等服务。高血压患者,定期为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定期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剂量,同时开展饮食、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措施。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群,提出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标记法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分类,并针对不同颜色的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策略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