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21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滕州市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3月2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3月22日
  • 标  题:滕州市卫生健康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卫生健康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围绕全市“重点工作提升年”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构筑“大卫生、大健康”发展格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统筹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与业务工作,持续推进健康滕州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全面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夯实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培养和监督管理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狠抓行风作风建设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医疗纠纷、化解与应急处置机制,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行风监督员座谈、社会媒体监督等形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积极收集各方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群众诉求全面优化卫生健康服务行为,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坚决守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针对国内疫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切实增强疫情防控针对性、精准性。做实擦亮“三个探头”,加强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守牢院感防控底线。科学精准做好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和不定期区域核酸检测。周密严防“四个源头”,坚持联防联控、人物同防,持续抓好境外、本土、密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报备、排查、管控闭环措施,抓好进口货物、邮件快件及其环境预防性消毒。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现非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尽快建立全民免疫屏障。持续推进核酸检测、隔离点储备管理、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物资储备,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优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十大体系”建设和“七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年内完成市疾控中心改革试点。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市疾控中心空编率力争不超过15%,乡镇卫生院配备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控,积极做好国家慢病示范区复审准备工作。深入推进“三减控三高”项目,加快“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加强滕州市“三高中心”和“三高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建设指导。完善传染病综合防控机制,统筹开展遏制结核病、艾滋病和免疫规划强基、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等专项行动。推进智慧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树立智慧服务品牌,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创建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实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符合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现应收尽收、应管尽管、应治尽治。

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提升以市中心人民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效能,充分发挥牵头医院帮带作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在建成的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共享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中心药房”等中心建设,推动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同质化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深化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儿科等重点学科融合,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保支付方式和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解公立医疗机构债务机制,确保医共体良性运行。在做好共享中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慢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等中心建设,优化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整合、连续、有序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确保全市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5%以上。大力实施三级疾控中心改革,加快市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细,大力提升疾控能力,全面促进医防融合。

五、加快推进健康滕州建设。加大健康中国 15 项专项行动实施力度,强化监测评估和督查考核,提升健康枣庄建设成效。开展爱国卫生创新提升年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 70 周年纪念活动,无烟党政机关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力争实现全市全覆盖。加强国家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督导考核,全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果。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年内建设各类健康细胞不少于40个。持续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6.5%。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管理,组织开展风险监测,扎实做好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学校建设试点工作。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和放射卫生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和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

六、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均衡发展。积极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和三年攻坚计划,推进山东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单位建设工作,健全“三项保障机制”、聚焦“四项改革破冰”,实施“四个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强化重点学科建设,立足自身优势,加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培育力度,巩固发展现有省市重点学科、专科,积极培育创建更多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重点落实医院智慧服务十条措施,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全面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提高预约诊疗率,积极推进诊间结算、床旁结算服务,三级综合医院全部实现检验结果线上查询,继续推进以市中心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改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市中心人民医院加大日间手术占比,积极推进多学科诊疗、加速康复外科等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做好“山东好医生”“山东好护士”等推荐评议,开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专项行动和科研诚信专项整治。积极推广“院领导走流程”活动,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七、不断提升基层卫生健康能力。“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和空编补齐为重点,加快推进枣庄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完善基层支撑保障政策。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 2022年底全市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本标准通过率达到90%,积极开展推荐标准创建。按照上级工作标准,选择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成为县域医疗次中心,参照二级综合医院管理,加快中心村卫生室创建和村卫生室设备配备进度,全市村卫生室100%配备智慧随访设备,80%配备康复理疗设备、所有中心村卫生室按省考核要求配备血液分析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设备。继续选派“业务院长”,稳定优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5个百分点。做好健康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帮扶成果。

八、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生活水平。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 年),努力实现孕产妇、婴儿和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启动基层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继续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深入实施城乡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等惠民项目。高水平做好“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力争2022年新增备案托育服务机构8家,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个。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家庭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普惠政策,全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继续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创建工作,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老年病专业)比例不低于80%,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完成率达到80%。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医疗市场监督,营造良好的医疗卫生行业环境。充分发挥益康药业、威智医药等骨干企业龙头作用,紧扣上下游关联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招引、培育更多关联度高、能够延伸产业链条的企业,加快形成以“龙头”带“配套”的产业雁阵效应。聚焦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中医药、保健品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新医药产业高质量、高端化发展,力争新医药产业2022年营收达15亿元。

九、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和北院区改建工程,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医疗高地;加快滕州市中医药特色医联体、滕州市“康复中心”“中西医健康管理中心”“智慧中药房”建设进度。深入推进市中医医院“五个全科化”建设工作,提升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水平。积极发挥市中医医院龙头示范作用,完善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扎实推进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整理,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加强滕州市中药炮制文化和技术传承中心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面向基层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推动医院管理效能提档升级,绩效考核成绩争先进位。

十、统筹抓好各项保障支撑工作开展卫生健康监督攻坚突破年和“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医疗卫生综合监管,推动医疗机构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医疗市场监督,营造良好的医疗卫生行业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推进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持续改革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加大杰出型、领导型、骨干型、博士类等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做好“柔性引才”工作继续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向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策倾斜力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市长热线转办事项、信访投诉等办理工作, 强化纠纷调处和积案化解,消除风险隐患。做好机要保密、财务审计、离退休、工会、妇女、共青团等工作。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