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11016
- 主题分类:行政执法总体统计数据
- 发布机构: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时间:2019年01月1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1月16日
- 标 题:2019年滕州市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工作汇报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滕州市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工作汇报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卫生健康局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中心,以规范执法行为为抓手,以提升执法能力为导向,务实创新,勇于担当,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以案释法、定期公示“三项制度”,统筹做好日常监督、专项整治、案件查处“三篇文章”,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职业健康、生活饮用水、医疗美容和学校卫生等各项卫生健康综合监督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基础,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实现新提升
为进一步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提升监督员执法能力,年初开展了《执法文书书写及常见问题和山东省标准案卷》等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开展自学和利用网上培训平台进行网上学习,并选派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的知识培训,提升执法队员对法律法规的应用能力,为开展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7人被推荐为枣庄市卫生监督执法办案能手,3人被推荐为全省卫生监督执法办案能手;6份案卷参加了枣庄市2019年度卫生行政处罚案卷互评,4件案卷参加了省2018年度案卷质量抽查;在省市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微课大赛中,1件作品获省三等奖,1件作品获枣庄市一等奖。恩顺医疗美容案被国家卫健委列入2019年医疗美容违法违规10大典型案件。
(二)综合监管,日常监督实现新进展
一是医疗服务监管全面加强。突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监管公立医院、保障民营机构医疗安全”三项重点内容,持续开展了全覆盖的依法执业、传染病防控和放射诊疗等方面的综合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行政许可、是否存在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人员资质和执业范围及医疗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医疗机构借证、租证,医师挂证问题进行清理,并与医疗机构签订了《依法执业承诺书》。共检查辖区内的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35家,城区个体诊所、门诊部、服务站296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90余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到底,依法严处。开展农村卫生室年度校验,现场验收709家,对70 家卫生室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报请注销9家。通过全行业监管,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是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优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模式,完善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卫生公示制度,开展住宿场所、游泳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单位等重点场所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公共用具、用品的消毒,逐步切入通、排风卫生等工作难点,督促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主动联系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其场所的空气质量和公共用品用具进行采样检测。截至年底,日常监督和卫生执法检查共2150余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2506份,针对个别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人员从事为顾客服务工作、公共用品用具消毒不到位等问题立案处罚174起。组织对全市具有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开展卫生监督检查,针对存在问题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0份,责令生产企业限期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本着各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整合,督促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群众就餐卫生安全。
三是学校卫生监督全面落实。联合市教体局开展了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常见病与多发病管理、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为重点的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学校和托幼机构180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80份,提出卫生监督意见2000余条。开展了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专项监督检查,规范了各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通过各项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一步规范教学设施、预防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了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集中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双随机”和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共抽检托幼机构14所、校外培训机构6所,学校41所,对抽检不合格的6所托幼机构和4所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整改指导性意见,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10份,要求其限期整改。对1所学校罚款1000元。
四是职业卫生监督平稳过渡。自今年年初职能调整以来,市卫生健康局不等不靠,加强与市安监等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调整科室设置,抽调业务骨干成立职业健康监督科,积极主动做好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职责的承接工作。组织参加了省卫生监督第二协作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培训,确保监管职责接得下、管得住。同时,针对我市职业病危害涉及行业广,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的实际,认真梳理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的本底资料,排查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状况,确定88家矿山、化工、建材、汽车制造、铅酸蓄电池生产等行业作为执法重点,有针对性开展职业健康监督。目前已监督检查煤矿15家,建材16家,汽车制造2家,蓄电池生产2家,化工31家、机械铸造4家,职业健康体检机构3家,其他行业18家。提出监督意见书141份,限期整改68家,约谈5家,警告20家,一般处罚立案10家,实际处罚2家,罚款5.5万元。
五是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得到加强。落实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检查全覆盖,对4个市政供水水厂和加压站等集中式供水单位开展监督检查,现场开展出厂水检测,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强化对末梢水的卫生监测,每月定期对城乡供水中心常规检测报告认真审查,密切关注卫生安全指标动态变化。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安全巡查,开展了农村百吨以上水厂卫生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水源卫生防护情况、饮用水净化和消毒情况、水质检测情况,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督档案。开展现制现售饮用水机专项检查,共检查现制现售水机448台,督促经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服务机构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保障市民饮用水卫生安全。开展“关注现制现售饮用水,关心身边的饮水安全”主题宣传,提高市民饮水安全意识。
六是计划生育监督有序推进。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和违法违规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执行、制度建立执行、机构人员的执业资质、执业范围及产前诊断与筛查技术、终止妊娠手术等医疗机构技术服务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资质情况。完善计划生育监督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两非”及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联合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对“两非”案件中8名涉嫌非法行医人员进行调查,落实相关证据材料。查处了北徐楼矿工作人员违法生育案件和市长信箱举报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案件,进一步维护正常生育秩序,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三)突出重点,专项整治实现新成效
聚焦行业乱象突出问题,突出医疗美容等社会办医活跃领域和医疗废弃物等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一是深入开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针对《问政山东》曝光的恩顺事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市15处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了集中检查,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1份,提出监督意见200余条。对发现的1家擅自发布医疗广告的,给予警告;对发现的1家未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的给予罚款1000元;对2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罚,共处罚款8000元;对发现的2名非医师行医行为共处罚款8万元,对发现的1名伪造医疗文书的执业医师暂停6个月执业活动,吊销2名使用虚假资格证书注册取得的执业证书。二是深入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整治。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针对3.15晚会曝光的问题,对辖区内7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的医疗废物的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医疗机构与医疗废物处置机构签订处置协议,实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可回收医疗废品与有资质的机构签订了回收处置协议。针对发现的问题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了整改意见和落实措施,对15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进行警告或罚款的行政处罚。三是深入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乱象”专项整治。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实行“3个1”管理模式,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重点打击打着“中医养生保健”的机构非法开展中医诊疗活动的和非法行医行为;以宣传“中医”疾病诊断和疾病名称的推拿按摩场所。本次集中活动共计排查中医养生保健机构174家,对有违法行为13家机构进行了立案查处。四是深入开展住宿场所卫生专项整治。针对住宿类公共场所暴露出的卫生问题,以规范客房卫生清扫和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强化落实公共场所经营者卫生安全主体责任。整治期间共监督检查住宿场所46家,下达监督意见书32份,责令限期整改。
(四)严查重处,查案办案实现新突破
一是办案数量再创新高。采取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案件相结合、科室办案与集中办案相结合,1至11月份,共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并结案404件,其中公共场所174件,餐具消毒6件,放射卫生6件,传染病防治106件,医疗卫生141件,共计罚金额40余万元。二是投诉举报明显增加。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160余件,比2018年增长76.0%。三是执法队伍注入新活力。原计划生育执法大队人员在机构合并的基础上,人员划转全部完成,15人参加了卫生健康监督培训,并很快进入角色。四是内部稽查有效开展。结合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定期对日常监督执法文书的制作、网络直报、行政许可卷宗、行政处罚案卷等进行法制稽查,共计开展稽查6次,下发稽查通报4期,有效的规范了监督员的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文书的质量。
2020年,市卫生健康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继续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全过程监管和监督执法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动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医疗服务、计生服务等行政执法工作深入开展,推动我市卫生健康监督事业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为谱写“健康滕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