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5-01071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1月0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1月02日
  • 标  题: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一城一园一山一水”发展总体布局,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坚持国际化定位、项目化引领、市场化运作、品牌化打造,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全面起势。我市连续6年荣登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2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获评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工作先进县,墨子科技文化城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文旅工作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达23项。春节期间,“打卡滕州美食”爆红出圈,美团堂食订单量县域排名全国前5;“五一”假期,我市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国县级第8;“十一”假期,我市各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93.84万人次,实现收入2743.3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9%;全年,共接待游客1830.85万人,同比增长252.59%。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是理论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加强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定2024年党建任务工作要点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学习制度,完成集体学习研讨1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讲全讲准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典型案例获枣庄市委组织部采用。

二是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研究制定2024年度党风廉政工作要点、责任清单,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条例》,观看违纪警示视频,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实巡察整改工作,根据4大方面47项问题,制定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并将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开。

人才队伍建设优质优化。2024年新聘用事业编人员3人,青年优选人才定岗3人,体悟实训1人,接收退役士兵安置1人,接收“榴枣归乡”人员1人。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24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8人、中级6人、初级8人。举办全市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让城市因历史而美丽”辅导报告会暨第三十八期滕州大讲堂等,参加机关业务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演讲比赛。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情景式党课比赛荣获三等奖,全市职工工间操(舞)大赛荣获二等奖。1人荣获全国首届中华戏曲网络电视大赛戏曲闪耀之星和专家评审奖银奖;有3名青年演员荣获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能大师”称号,1名非遗传承人荣获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术能手”称号。有1名讲解员在“红动枣庄”讲解员大赛中荣获金牌讲解员。有1人荣获枣庄市第九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声乐大赛金奖,1人荣获“山东省青年歌手大赛”一等奖。论文《国艺基金赋能,山艺再启梦:梆子腔音乐创作进阶之路》获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优秀成果奖。

二、聚焦重点项目突破,加速形成文化两创示范

一是全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推进中线墨子科技文化城、北线生态乡村游、南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条全域旅游线路建设高标准规划推进两大“招手性”重点文旅项目墨子鲁班古代科技文化展览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博物馆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手续办理和场地拆迁,地方政府专项债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发放第一批专项债2000万元“千年故城、薛国遗址”系列项目中的薛城遗址城墙西南角和西北角修缮保护项目(二期)顺利竣工,薛城遗址东北角城墙保护修缮(三期)、薛城遗址保护展示2个项目获国家文物局立项

二是紧抓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做好纳入市委跟踪调度的16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黄安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将滕州史前文化提前到距今8500年;母祖山汉代采石场遗址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已开展考古发掘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明确了采石场的时代特征,为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重要支撑;鲁中南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工程完成主体建设;完成《岗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项目资料已上报国家文物局立项评审。2023年9月份以来,累计获得省厅批复考古勘探项目66个,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文化保护传承成效显。西孟庄遗址、三圣阁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晋升第六批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滕州文物志第一卷正式出版;深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实地普查655处,新发现55处;市博物馆完成玉器、瓷器、陶器、铜器等10200件/套藏品分类账建档,完成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和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举办大型文物展览20余场、各类社教活动76场次,获评“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优秀单位”;市汉画像石馆新增藏品413件/套,鉴定完成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5件,持续推进基本陈列提升改造、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馆藏金属器保护修复等文物保护项目,稳步推进安全消防提升改造,建立完善覆盖全馆的文物安全监控系统。滕州市泥模铸造技艺、王开猪头肉卤制技艺、张汪板鸭制作技艺、滕县白酒传统酿造技艺、鼎盛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同丰铁锅铸造技艺等6个项目入选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山东今缘春酒业有限公司、滕州市张汪呱呱鸭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非遗工坊入选枣庄市级第三批非遗工坊,位居枣庄市第一位,全市非遗工坊52家,其中,省级1家,枣庄市级26,《鲁班锁:开启农民增收致富金钥匙入选山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三、夯实公共服务基础,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延伸组织开展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11个镇街获评省特级文化站,8个镇街获评省一级文化站,2个镇获评省二级文化站。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工程,高质量完成1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滕州市统战之家城市书房、柳岸风和城市书房、张汪镇古薛乡村书房等3处示范性城乡书房,全部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市博物馆共接待专家学者2000余人次、社会群体等观众44.8万余人次;市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38万余人次,全年累计借出图书17.84万余册次、还回归架图书17.77万余册次;市汉画像石馆全年接待公众36.38万余人次,完成接待讲解758批次;市美术馆共接待游客18.3万余人次;滕州剧院圆满完成市人大、政协两会等重大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全年举办节会开幕、文化惠民演出等大型活动33场;各公共文化场馆举办“关爱山村留守老人”系列公教活动、“筑梦——新时代全国摄影作品展”、“大哉乾元——滕州市美术馆(王学仲艺术馆)馆藏精品全国巡展·江苏太仓展”、纪念李景上将诞辰94周年书画展、滕州市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画展摄影展滕州市首次美育教育成果展演清华艺博《“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汉画研究工作坊》“中华善城 现代滕州”一起说咱家乡好双语演讲比赛、“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等国家、省、市有影响力的各类展览讲座活动1000余场;柳琴戏进校园实践案例获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二是文化惠民演出精彩纷呈。举办第六届鲁班文化节暨枣庄市首个“鲁班工匠日”系列活动,策划儿童剧“工匠小鲁班”惠民演出。举办乡村好时节·第二十一届中国(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开展文旅媒体达人采风、汽车机车旅游大会、“红荷之夜”大型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举办湖光之夜群星演唱会。组织2024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第八届滕州书展,举办惠民文艺展演、非遗手工体验、送景区门票、免预约游文博场馆等活动;积极参与“枣相见 榴美好”文旅推介暨非遗展示等展演活动,成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宣传展示等活动;积极响应文化惠民政策,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活动1187场;组织滕州市广场舞大赛;举办齐鲁戏曲名家演唱会、民间游艺展演活动、国庆文艺汇演等文化惠民以及文化进万家、黄河大集、“美育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余场,惠及群众近100万人次。市柳琴剧团演出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百团汇演”优秀群众文艺团队。

三是精品文艺创作成果丰硕。组织召开2024年全市文艺创作座谈会创作创排《铁面御史王东槐》《梨园盛世》《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工匠小鲁班》《滕州非遗》《两全其美》等17部精品文艺作品,涵盖柳琴戏剧本、戏曲联唱、微视频、儿童剧、戏歌、情景剧10种文艺创作类型古装戏《文公问政》在博物馆演出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点赞;《窦娥冤》荣获第十届山东省戏剧红梅戏大赛二等奖,柳琴小戏《帮忙》荣获首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奖。开展首届全市移风易俗题材小戏小剧创演,在枣庄移风易俗题材小戏小剧创演评选中,我市排演的《摆大席》荣获一等奖,《会亲家》《退彩礼》《移风易俗倡新风文明美德润善城》等5个节目荣获二等奖,《移风易俗我先行》《相亲》等5个节目荣获三等奖;柳琴小戏《摆大席》参加“唱响新时代美好生活”2024年山东省小戏小剧优秀剧目展演。柳琴小戏《西瓜情缘》、舞蹈《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获得枣庄“榴花奖”。广场舞《编织幸福路》荣获“齐鲁悦龄杯”2024年山东省老年舞蹈大赛银奖。相声《我爱滕州》荣获枣庄市“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大赛决赛二等奖。在枣庄市第九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小戏小剧大擂台及声乐大赛活动中,市文化馆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四、聚力文旅品牌创建,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精品工程建设。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墨子科技文化城旅游区、微山湖红荷湿地风景区入选省工业旅游主题线路,“荷开善城·追梦滕州”二日游旅游线路被评为2023年山东省高品质旅游产品。全力推进微湖渔家·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荷西迭”精品民宿区、“莲屿下王”餐饮购物娱乐服务区、“北焦渔歌”亲水游乐体验区等功能区成功打造了龙湖月色九龙湾湿地公园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发关中印象美食街、龙山胜境、锦天牡丹园、龙阳野生动物园等景区(点)《文旅领动打造乡村振兴共建共享新样板》入选第一批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典型做法。

二是推动景区焕新工程。墨子科技文化城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升级“一塔六馆”核心区,着力开发墨子文化民俗街,实施龙泉广场改造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创意孵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规模化、综合性、沉浸式的消费体验新空间。指导微山湖红荷湿地风景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实施滨湖假日酒店、红荷演艺中心等七项工程,“微湖渔家”文旅市集成功入选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山湖宾馆被评为五星级乡村酒店,“荷乡西迭”精品民宿获评山东省五星级民宿称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项目、微湖渔家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项目纳入2024年新增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名单。指导莲青山景区创建4A级景区,完善提升情人谷、御桥、明王陵、博物馆、一眼观四湖、一步踏三县等景观设施,做优漂流、滑雪、露营团建三大产品,做好景观质量评审各项工作。推动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刘村梨园等旅游景区迭代升级北辛花海成功创建2A级旅游景区;“黄连山”旅游风景道入选“省级旅游风景道”名单。

三是打响文旅特色品牌。大力实施“山东手造·善品滕州”品牌培育工程,推进滕州手造进高速服务区、进景区、进商超等“七进”活动,在枣庄地区率先建成手造展销中心,建成43处山东手造销售专区。“爱瑞派”成功申报第三批中华老字号,15家手造企业入选第二批“山东手造·优选100”,14家手造企业荣获“荷花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银奖、精品奖和创新创优奖共27项奖项;鲁班锁文创系列荣获2024“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旅游必购品文创商品TOP10、第五届山东省精品旅游文创设计大赛三等奖;鼎盛·石榴醋荣获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好客山东·山东有礼”旅游商品大赛优秀奖;“滕侯鼎摆件”荣获2024年全省博物馆文创大赛三等奖,“云纹手包”“人面纹冰箱贴”获得优胜奖;汉画麻布包获省精品旅游文创设计大赛社会组优秀奖。开发特色旅游美食,滕州菜煎饼、滕州红烧微湖四孔鲤鱼及辣子鸡等滕州美食成功入选2024山东省“舌尖上的齐鲁”百种乡村美食评选名单,珍珠鱼丸入选省“百道经典鲁菜名单”,菜煎饼、板鸭、羊肉汤、白粥入选“百道网红小吃名单”;鲁班大饭店刘志祥、鱼鲜美酒店王书龙入选“百道鲁菜名厨名单”。关中印象美食街入选“百道美食街区名单”

四是壮大文旅市场产业。聚焦休闲度假、研学旅游、夜游体验等产品业态,用好以商招商、乡情招商、展会招商,累计开展招商外出和接待洽谈27次,积极邀请深圳华强方特、江苏省建文旅、大中华酒店等知名文旅企业来滕考察,成功签约落地金翅文旅集团信鸽文化、新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升级改造等项目持续跟进桔子水晶酒店(滕州汽车总站)项目等有效项目线索5个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推动中福希尔顿花园酒店项目、滕州市喜来登酒店项目在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枣庄站成功签约强化企业培育,组织做好“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加强与工业强市专班、统计、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联系,跟踪服务特色文旅产业链上企业,动态更新储备企业库,我市特色文旅产业链上文旅企业67家,其中“四上”企业21家,2024年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15.44%。加强区域协同,参与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强与微山湖周边地区的文旅合作和协同发展。非遗文旅产业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获评省首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规范政务信息发布,全面提升滕州文旅影响力

一是提升政务管理水平。做好公文处理、档案、保密、印鉴管理、政府采购、财务等综合业务,规范公文办理流程,发文70件;按照流程接收、登记、呈批、流转、回收、留存,山东通平台共处理公文4775件;共承办枣庄市政协、滕州市人大、滕州市政协建议提案42件。做好政务信息公开、维护等工作,共更新维护政务信息150余条。做好市“枣解决·枣满意”平台诉求办理工作,共办理市民百姓诉求270件,其中12345热线办理诉求246件、枣解决枣满意诉求24件。规范保密业务工作;规范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印刷用品的管理和采购行为;规范车辆管理。高效快捷完成各项政务接待工作,完成第二十轮政风行风热线上线、文物普查会议、政协、人大调研座谈、文旅融合培训班、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全局性会议的会务筹备工作。

二是抓好文旅信息研究。深入开展中央、省、市有关文旅方面政策研究,高质量起草枣庄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文旅相关内容、市政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专题协商议政会议等综合性材料200余篇,为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研究支持。完成新华社、经济日报、大众日报,枣庄滕州两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约稿,相关报道在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国家省级媒体发表,特别是《滕州政务信息》第320期专报刊发《市文旅局全力构建宣传推广矩阵助力文旅产业发展》;《滕州信息》第6期刊发《突出项目引领 实行“四化管理” 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起势》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建立动态新媒体账号台账,微信订阅号(文旅滕州)累计发布文旅信息1500余条,粉丝数达到2.1万余个。组织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确保网络安全。

三是做优文旅宣传营销。搭建文旅系统新媒体矩阵、文旅推介官媒体矩阵、滕州融媒矩阵等,积极争取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级媒体合作,原创文旅宣传推广图文、视频2000余篇,制作创意短视频、宣传推广文章4000余篇,全网点击量约12亿次,成功助推“打卡滕州美食”话题冲上抖音全国热榜第1,滕州“关中美食”话题冲至抖音枣庄榜第1,“文旅滕州”媒体达人线上推介活动荣获“好客山东”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山东人的夏天不能没有豆橛子”荣获省文旅推广中心评选的“好客山东新媒体优秀作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内容,结合滕州实际,策划推广“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2024首届滕州红荷湿地灯展、中国旅游日等60余项文旅活动,推出特色旅游线路产品30余条,不断丰富文旅活动内容载体,切实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我市14项文旅产品入选冬游齐鲁暨2025好客山东贺年会主题产品推介名单。组织文旅企业等积极参加日本、韩国、北京、沈阳、连云港、丰都等对外推介活动,提升滕州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有力保障文旅市场持续繁荣

是高效推动机构优化设置推动行政执法职能回归机关,设立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设立法制室,精简管理层级和组织架构,理顺机关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优化科室职责分工,完成工作职责划转;整合市文创旅游产业促进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组建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挂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牌子。设立市岗上遗址管理服务中心。

是着力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局长科长坐窗口”活动,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加强与综合行政执法、公安、市场监管、民族宗教等部门的协作力度,完善联合检查和日常巡查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监管工作合力。2024年度,在文化旅游市场领域共出动执法人员736人次,检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单位660余家次,发现隐患108条,均已完成整改立案查处案件27件,其中文化娱乐场所案件16件、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案件1件、出版物案件6件、文物案件2件、旅行社案件2件。联合派出所查处取缔无证KTV 21家次,查封扣押设备272台(套),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是全力抓好广播电视工作。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完成市级播控平台1处,市级平行单位平台3处(市应急管理局、公安局和疾控中心),全市21个镇街分控平台实现全覆盖。完成村级终端建设1899个,实现村级终端全覆盖。积极开展作品版权登记工作,完成版权登记51590件。做好元旦、春节及国家重要会议等重要时间节点广电播出安全工作,对融媒体中心、中广有线滕州分公司等广电播出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做好安全播出管控工作。指导企业办理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扎实开展广电数据统计工作,组织指导广电制作经营机构申报入库山东省广电和网络视听项目库,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抓好广电行业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是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制定《滕州市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多项行动方案,通过“四不两直”、专项督导、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全市文旅企业开展安全督导检查。定期举办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等形式,累计培训各文旅企事业单位法人、安全生产负责人600余人次,持续提升文旅从业人员应对风险能力,有力保障全市文旅市场健康平安有序发展。

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12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