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2711
- 主题分类:枣庄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7月3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7月31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8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8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非常感谢对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对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了认真研读分析,现将具体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文旅产业发展方向。树牢全域发展思路。立足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深度谋划“一城一园一山一水”全域旅游线路。在中线,加快墨子科技文化城建设,规划实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博物馆;在北线,将莲青山、龙山龙湖、微山湖湿地串联成线,沿途布局和美乡村,打造“鲁南风景道”;在南线,启动实施薛国故城修复、坝上遗址保护开发等工程,规划建设薛河流域考古遗址公园,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实行文旅专班专抓模式。强化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纳入市委跟踪调度的鲁中南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等16个重点文旅项目,实行清单化、责任化、时效化管理,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二、深挖文化底蕴,筑牢旅游产业硬核支撑。坚持墨子文化“招手”,加快墨子科技文化城4A级景区创建步伐,6月底基本完成现场提升工作,提请省文旅厅进行4A级旅游景区现场验收。高标准推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博物馆项目,完成可研报告、审批立项等手续办理,制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博物馆总体时间计划表》《建筑设计功能要求建议书》初稿,申报政府专项债券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核。鲁中南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项目进展顺利,推进文物保护利用。
三、丰富产品业态,焕发文旅融合发展活力。坚持生态休闲“留人”,支持微山湖红荷湿地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启动实施滨湖假日酒店、红荷演艺中心、湿地博物馆提升、漂流园、水上飞机、西迭民宿、下王休闲业态等七项工程,“荷乡西迭”精品民宿试运营,“莲屿下王”业态全部开放,“微湖渔家”文旅市集入选省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加大文创商品研发力度。依托文博场馆馆藏资源,开发了滕侯鼎摆件、文物冰箱贴、文物面具、城市文创、文创雪糕等系列产品。促成鲁班锁、巧林积木等骨干企业与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合作,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滕州市爱瑞派节能厨具有限公司品牌“爱瑞派”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姜屯镇非遗文旅产业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获评省首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四、创新宣传推广,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创新举办文旅活动。将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成功举办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主题活动、齐鲁戏曲名家演唱会等大型活动,指导开展首届红荷湿地灯展、柴胡店镇梨花节等50余项文旅活动,策划推出特色旅游线路20余条,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凝聚官方媒体、自媒体、热心市民、在校大学生等群体力量,构建了文旅宣传矩阵,打造了“大美滕州”等系列话题标签,全网点击量超10亿次,其中,“打卡滕州美食”一度冲至全国抖音热榜第一。“文旅滕州”媒体达人线上推介活动荣获2023年度“好客山东”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枣庄市网络名人品牌活动。
下步,我局将结合您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争取政策引导扶持。学懂弄通各级政策精神,认真落实产业链企业项目全流程服务、“一企一策”培育帮包等工作制度,做好政策宣推和申请指导。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与相关部门配合制定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土地、税收、市场管理等方面扶持政策,激发出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产业的信心和热情。
二是聚力文旅宣传推广。进一步加强与媒体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选出第二批文旅推介官,壮大文旅宣传志愿者力量,制作具有滕州特色的创意短视频,讲好滕州故事,助推流量热点。举办好第二十一届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等活动,并在暑期、中秋、国庆等时间节点,推出特色活动、线路资源推介、优惠措施,继续积极组织文旅企业配合参加省文旅厅、枣庄市文旅局组织的各项文化和旅游营销推介活动。
三是全力推动文旅融合。高效推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博物馆、薛河流域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中华善城新地标。增长点。因地制宜支持沿线村庄发展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休闲渔业、户外运动等新业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鼓励全市文创企业围绕墨子鲁班文化、北辛文化等资源,深挖价值和精神内涵,加强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和开发生产。支持文旅发展集团、鲁班天工木艺、巧林榫卯积木、思题姆教育装备等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