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0-0431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时间:2020年06月0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6月04日
- 标 题:2020年度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27号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枣庄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27号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枣庄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提案)
民革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枣庄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提案》收悉,感谢您们对文化旅游业的关注,现回复如下:
京杭大运河滕州段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境内,湖岸线全长55公里,京杭运河主航道7公里,沿途建有港口4座,水陆交通便利;拥有湿地湖泊面积90平方公里,水面可利用面积26.5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古迹众多。有新石器时代的朱庄遗址,郁郎古国,汉代焦花女墓,严子陵墓及垂钓处,咸丰帝师墓,百寿石坊,城址顶遗址;凤凰山玉皇顶上玉皇庙和黑白双泉;有古运河的传说和历史掌故,如乾隆皇帝下江南轶事,盘龙岛上御诊阁等;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外景拍摄景点:铁道游击队指挥部、芳林嫂故居;刘少奇、陈毅歇马过湖登船处;还汇融着极具运河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婚丧习俗、饮食文化、语言特色、宗教信仰等。
近年来,滕州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强力推进运河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加大对境内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穆斯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力度,建成启用微山湖文史馆。自2004年起,连续举办了十六届中国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被权威媒体评为“中国节庆产业十大节庆活动”。自2015年起,围绕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与开发,携手山东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多届运河论坛。培植龙头景区。立足丰富的湿地、红荷资源,按照“重特色、建精品”的原则,积极扶持微山湖湿地旅游景区加快发展。景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湖域面积60平方公里,拥有55公里的湖岸线,12万亩的野生红荷,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保存状态最原始、湿地景观最佳和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素有“中国荷都”之称,被命名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了微山湖古镇项目建设,建成了湿地渔家、兴湖渔村、黄石门等乡村旅游点,培育独具微山湖渔家风情的乡村游品牌。开发旅游商品。将微山湖咸鸭蛋、松花蛋、鸡头米等优质土特产品转化成旅游商品,推进禽蛋制品、湖特产品等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红荷花”牌咸鸭蛋、“湿地红荷”牌藕粉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保护修复了韩楼百寿石坊、回民清真寺、《铁道游击队》拍摄基地等景点,完成东古清真寺、西辛安民居、西古洪济桥等历史建筑及双井、后古、三山、迭湖等古村落修复保护工作,开发了湿地生态游、红色革命游、历史古迹游、民俗特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完成微山湖四孔鲤鱼传说、鲁南传统拉魂腔、柳琴戏曲目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工作,引进齐村陶瓷、云南民族饰品等非物质遗产项目,积极开展景区民俗演艺,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结合您们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滕州市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是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持续加大对运河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力度,搞好资源整合,积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精品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景点。同时,大力发展渔家乐、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打造独具微湖风情的旅游景点。抓好与滕州境内北辛文化、善国文化、抗战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融合,切实提高文化软实力。
二是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充分挖掘沿运地区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建议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旅游发展的得天独厚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配齐配强景区各项基础设施,争创5A级景区。同时,统筹推进微山湖红荷水镇项目、后古村乡村振兴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与微山湖湿地景区一体发展、产业联动、业态互动,建设微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切实打造滕州旅游新的发展极。
三是产城共建、相互促进。发展沿运经济,加快滕州新港和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重要的商贸、物流、信息、文化中心。并充分发挥港口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的西辛安、后辛安等村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建设,产城共建,相互融合,实现功能互补。
希望您们继续关注支持运河文化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