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0-04273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时间:2020年06月0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6月03日
- 标 题:2020年度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278号提案的答复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278号提案的答复
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创新构建保护传承体系,有力推动了滕州文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基础优先,文物事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近年来,我局坚持优先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文物资源家底基本廓清,文物保护对象和范围更加拓展。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普查、依法登记、公布机制,并不断申报提升部分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级别;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滕州不可移动文物750余处,可移动文物55858件(套),健全了滕州市可移动文物资源库和“文物身份证”体系。逐步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依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建立了滕州市各级文保单位的基础信息电子档案库,对各级文保单位依法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专门安装了保护碑。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报请滕州市政府每年都与各镇街及有关管理单位签订《文物保护目标责任书》,有效落实了属地管理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
二、项目带动,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局抢抓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规划先行,打牢前期基础,累计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9000余万元;精心组织,加强监管,一大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良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大为改善。扎实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薛国故城保护利用规划及城墙抢救性保护工程方案,实施完成了薛国故城一期保护工程,启动实施了薛国故城二期保护工程;编制了滕国故城文物保护规划,组织开展了滕国故城系统性考古勘探工作,下一步将着手编制滕国故城保护与展示工程方案;组织开展了岗上遗址考古勘探工作,下一步将着手编制岗上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方案。积极抢救濒危历史建筑,陆续完成了龙泉塔、老县衙、王家祠堂、龙氏旧居、生家大院等20余项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工程,有效改善了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状况。
三、打防结合,文物安全监管水平持续提升
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2013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我局成立了薛国故城前掌大遗址保护管理所,常年负责以薛国故城、北辛遗址和前掌大遗址3处国保单位为重点,同时辐射周边其他文保单位的日常看管工作,有效遏制了文物违法犯罪活动。建立了“文物看护员”制度,为滕州市134处枣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选聘配备了130人的文物看护员队伍。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技防设施,先后在岗上遗址、庄里西遗址、大韩村遗址等近10个文物保护风险单位安装了监控设备。薛国故城、前掌大遗址、龙泉塔安防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在枣庄市率先组建了首个文物保护巡查队,充分利用文物安全监管平台进行定点巡查。坚持经常性组织文物安全巡查活动,加强文物安全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研究制定了《滕州市文物看护员管理办法》、《滕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巡查制度》等规章制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认真领会、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不断推动新时代滕州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