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860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司法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9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司法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滕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641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司法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滕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641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议》
关于政协第十六届滕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64142号提案的办理情况
尊敬的王楠委员:
您提出的164142号《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对您的提案,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社区矫正工作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市司法局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认真做好提案的办理、落实。现将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顶层设计,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
一是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市司法局始终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关心青少年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来抓,自觉发挥普法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协调和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2025年以来,市司法局全面落实《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制定印发《2025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以市委依法治市办文件转发《枣庄市青少年法治素养强基计划实施方案》和《枣庄市青少年普工作指引》。
二是持续强化统筹协调职能。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职能作用,累计召开会议10次,多次研究解决青少年普法工作重点任务和重要难题。2025年7月,第十次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张晓翠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再次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个“重要群体”,在深化普法精准度上求实效。
三是持续深化责任落实。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地落实落细,指导职能部门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涉及青少年和家庭法治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内容。同时,将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和普法成效列入各单位年度工作要点和法治建设考核体系,以刚性考核督促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推动压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责任。
二、聚焦人力支撑,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
一是抓好普法队伍建设。市司法局积极适应新时代普法工作要求,挖掘和整合法治教育资源,壮大青少年普法工作者队伍,在现有民法典宣讲团、“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律师志愿团等普法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组建滕州市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暨“八五”普法讲师团,成立滕州市青年普法志愿团。依据《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成立滕州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人才库,207余名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警和执业律师纳入人才库。2025年6月份,34名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调整充实到“滕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
二是巩固法治副校长职能发挥。市司法局加强工作指导,推动各类青少年普法队伍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加强法治副校长在普法宣传、校园治理、权益维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督促法治副校长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以“开学第一课”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常态化,以法治副校长为主力,深入各学校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如2025年新学期伊始,法治辅导员走进北辛中学开展法治安全教育报告会。除了常规的法治课堂,法治副校长们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丰富法治教育形式,如2025年3月,滕州市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师生及家长代表走进山东科圣律师事务所,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护航"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角色代入、情境演绎的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育。
三是凝聚社会力量拓宽教育帮扶渠道。市司法局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关于教育帮扶的要求,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志愿者协会、社工组织以及爱心企业家,开展“爱心护航送温暖”活动,成功为15名有就学需求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入学帮助,为6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提供经济救助和物资帮扶。同时,积极构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行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个案心理辅导45人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4期,积极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家庭营造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三、聚焦方式方法,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
一是突出宪法民法典抓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宪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开展“弘扬宪法精神 争做守法少年 ”活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宪法手抄报等形式,深入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常态化开展民法典法治宣传教育,2025年5月份,市司法局在全市部署开展“典亮校园 护航成长”、“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法典进学校活动,效果明显。如市共青团组织开展以“典亮校园 护航成长”为主题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各镇(街)辖区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公众号进行宣传,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民法典走进校园;科圣、宁泰等律师事务所律师走进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向学生们讲解了民法典中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二是突出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抓宣传教育。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坚持分类普法、分“段”普法,突出宣传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等方面法律知识,将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网络诈骗、未成年人纹身危害等相关知识纳入校园普法课堂,通过警示教育、实践模拟、以案普法等法治宣传活动,达到“讲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护童心 阳光成长”“法治童行 护航成长”等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20余场次,受众师生达4000余人次。
三是突出“新媒体+”抓宣传教育。为增强青少年普法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2025年,市司法局利用法治滕州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通过直播课堂、以案释法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联合山东科圣律师事务所推出普法微视频栏目—《普法小课堂》,围绕消费维权、未成年保护等方面推出11期普法微视频,网络观看人数达1万余人次。2025年7月,与教体局组织联合部署开展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公益课展播活动,依托网络电视台等,面向全市中小学学生及家长,组织开展 2025 年暑期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公益课展播。
四是突出文化熏陶抓宣传教育。探索“非遗传承+普法宣传”融合新路径,市司法局将剪纸、面塑、快板等非遗传承项目与青少年普法宣传相结合。2024年5月,在滕州市文化路实验小学,采用表演相声、快板节目,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普法教育,其中,曲艺表演快板《安全知识记心间》和相声《校霸漫谈》等节目,将普法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呈现,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2025年5月,在杏花村小学鲁班工坊-剪纸坊开展“非遗融法理、匠心护少年”非遗剪纸普法活动,展现了非遗的魅力,更让法律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深入人心。
四、聚焦法治教育实践,巩固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建设
一是抓好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协作,结合校园文明建设,积极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了西岗中学、鲍沟中学、洪绪中学、羊庄中学、龙阳中学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点,打造了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滕南中学、滕东中学等一批特色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每年可集中轮训青少年学生2万余人,促进了我市青少年学法、守法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抓好镇(街)法治文化场所建设。市司法局推动“市-镇-村”法治文化“园、街、带”建设不断深入,建成宪法文化广场、廉洁文化广场、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15个,以宣传宪法、民法典为主题,镇(街)建成公园(广场)33个。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为基础,形成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563个。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实施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工程,建设法治文化阵地1491处。法治文化景观、法治文化阵地,随处可见,已经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实现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法治熏陶,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对各类青少年普法工作者队伍进行专题培训,聚焦自身业务能力提升和方式方法创新,增强青少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政法部门“四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统筹发挥各方力量,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打造具有滕州司法行政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