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7-02735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司法局
- 成文时间:2017年11月3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7年11月30日
- 标 题:2017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2017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总任务,按照“单项工作夺冠军、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工作要求,紧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目标定位”,深化执法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班子队伍建设“三项重点”,推进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社区矫正、法治宣传、基层基础“五个全覆盖”,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平衡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的新滕州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主要目标:(一)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教育矫治手段不断创新,矫正质量有效提高;彻底理顺“两所”管理体制,开展省级明星司法所创建活动,基层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全系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延伸公共法律服务领域,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律师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严管理、保权益、树形象”一体落实、整体推进;公证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质量监管更加有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壮大,人民调解工作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进一步转型,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更加规范,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办案质量不断提高。(三)班子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境界高、能力强、形象好”的一流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干部管理更加规范,教育培训富有实效;从优待警进一步落实,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建工作成效明显。
一、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覆盖
1、开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活动。组织动员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全力抓好党的十九大和各级“两会”期间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扎实推进人民调解转型升级。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运用大数据,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转型升级,推行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3、推动品牌调解室建设。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政法四老”“基层五老”“社会名人”等社会资源优势,新建“品牌调解室”3-5个。
4、强化制度保障。健全“协调会议、衔接联动、以案定补、效力确认”四项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建立人民调解员信息库,方便群众自主查询、选择人民调解员,为人民调解全覆盖提供组织基础和保障。
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全覆盖
5、夯实“3+N”工作模式。继续抓好“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一村居(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不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新产品,抓好滕州中立和解法律服务社的运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企事业单位延伸,形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滕州模式”。
6、优化律师服务。加强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职业教育、执业监管,完善县域“两结合”管理模式,优化律师执业环境。开展全市优秀律所、优秀律师评选活动;推进律师改革,推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建设。
7、深化公证改革。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推进公证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公证质量监管机制,深入开展“管理规范年”活动,强化公证文化建设,支持市公证处争创国优品牌。
8、加强法律援助。完善刑事、民生领域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建立以案件质量为重点的案件补贴发放制度,支持创建“省级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深入开展“规范法律援助行为,严肃法律援助纪律”活动。
9、巩固基层法律服务。开展全市基层法律服务“规范执业提升年”活动,强化执业监督检查,形成“共建共享、权责清晰、运行规范”的工作机制。
10、提升企事业司法办工作。按照“定位要准、体制要新、出招要实、运作要活、效果要好”的要求,创新理念、健全机制,推动企事业司法办转型升级。
11、筹建市中心人民医院司法鉴定中心。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根据《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设置条件,积极筹建市中心人民医院司法鉴定中心。
三、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12、加强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建设。规范区域布局、设施装备、功能设置、科技手段、工作要求、人员配备,健全完善岗位职责、工作考核、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运行效率。
13、强化监督管理。贯彻落实“两院两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推进社区矫正标准化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实现社区矫正“脚本式”操作。加强对重点服刑人员的监管,开展经常性执法监督活动和风险隐患排查活动,防止脱管、漏管、虚管现象的发生。
14、加强教育帮扶。严格落实“六不准”,确保“两个八小时”落实到位。探索心理矫正教育,在市中医院建立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基地。扎实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就业、就学、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
15、强化科技运用。加强手机定位信息化监管措施,探索电子腕带技术手段运用,努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一体化技防体系。
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
16、召开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总结“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表彰“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七五”普法和“六五”依法治市工作。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辖区、本部门、本行业“七五”普法规划,周密动员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17、建设市民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借助社会资源,在市图书馆筹建市民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打造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平台。
18、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以案释法制度;举办全市科级干部年度网上普法考试;发挥好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的作用,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普法教育和法治教育实践工作,构建“四位一体”青少年普法格局。
19、推进法治文化创建。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基地、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等示范点建设。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社区)”等创建活动,推进基层部门行业依法治理。
20、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推行全媒体普法,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等系列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五、推进基层基础保障全覆盖
2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1)整合内外资源,加快推进局业务办公用房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2)加大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力度,抓好木石、羊庄、官桥等所提档升级,支持西岗、级索、南沙河、姜屯、东郭、龙泉等所争创全省首批“明星司法所”;(3)加快推进司法行政科技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智能化水平。
22、加强队伍建设。牢牢把握“五个过硬”总要求,坚持“三化”方向,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班子队伍建设;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评先树优活动。落实从优待警,抓好群团组织、老干部、工会等工作,开展健康查体、走访慰问等活动。
23、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建工作,特别是律师行业党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一岗双责”,不折不扣执行《准则》《条例》,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做好政风行风评议、纪检网评宣传和信访工作。
24、加强文化建设。抓好《局长荐文》《每日一语》,坚持用担当诠释忠诚,以创新助力敬业,讲好司法行政故事,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创新创业,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培树忠诚、敬业、担当、创新的新时期司法行政精神。
25、加强信息调研和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热线、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实时更新司法行政工作动态信息;认真做好“法治传真”“司法行政”“法治热线”等栏目的编播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等,进一步扩大司法行政社会影响力。
2017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