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2665
-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示
- 发布机构:滕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0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02日
- 标 题:【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隔夜西瓜是细菌的培养皿吗?
- 效力状态:有效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隔夜西瓜是细菌的培养皿吗?
暑热正起,西瓜当季。夏天食用西瓜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西瓜切开后更易滋生细菌
厚实的西瓜皮和角质层构成坚实的“防护网”,完整的西瓜瓜瓤不易长菌。西瓜切开与空气接触后,由于瓜瓤中富含水分、糖类等物质,为细菌增殖提供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夏天高温环境中,细菌会成倍繁殖,导致更快腐败。实验表明,0℃-4℃环境中的瓜瓤4小时后表面细菌开始快速繁殖;在8小时后,数量增殖两倍,24小时后,细菌数量可增至10倍甚至更高;而在夏天30℃以上高温中,细菌会在切开2小时内开始快速增殖,切开6小时后即超过5×CFU/g, 12小时后西瓜完全变质。
二、细菌总数不可怕,致病菌才危险
目前,我国尚未就生鲜水果中一般微生物指标制定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可参考的有《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不需烹熟即食果蔬的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不超过1×CFU/g的要求, “一口隔夜西瓜”(大约是25克)菌落总数大约为350CFU/g,因此,西瓜在冷藏条件下保存24小时以内,食用安全风险较低。
然而,食用生鲜果蔬需要特别关注致病性微生物所带来的威胁。果蔬若被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极易引起人体腹泻、呕吐、头晕等急性食物中毒症状。致病菌污染果蔬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与空气、土壤、水源及动物体直接接触,导致环境中致病菌吸附滋生;二是食物与受污染餐具或其他食材表面接触引发致病菌转移。
三、如何减少细菌的风险
虽然细菌无处不在,但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卫生习惯能帮我们控制它们的危害:
(一)尽量购买整个且表皮完整的西瓜
选购时优先选择未切开的西瓜,并检查瓜皮表面是否完整、有无裂缝。部分商家选择将西瓜切半以招揽顾客,往往造成在室温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而导致细菌滋生。
(二)用干净的切瓜刀具
在同等环境下用切过肉的刀具切取瓜瓤,其表面细菌数是干净刀具的300倍。因此最好使用专用水果刀切西瓜,尽量不要与切菜刀混用;切西瓜时做好刀具和砧板的清洁,切瓜之前用开水反复漂烫刀与砧板。
(三)切开的西瓜常温存放时间勿过长
西瓜切开后需尽快食用,若短时间内不吃应尽快覆盖保鲜膜后放入冰箱,保鲜膜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致病菌给食物造成的污染,延缓食物变质的速度。
消费者还要注意,生冷的西瓜对肠胃的刺激影响,因此西瓜切开应尽快食用,冰箱取出的西瓜不要马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