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5049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时间:2019年06月0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9年06月04日
- 标 题:2019年度滕州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建议传承工匠精神,做强做精滕州品牌制造》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度滕州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建议传承工匠精神,做强做精滕州品牌制造》的提案)
关于滕州市政协第153096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文
尊敬的张敏、段本芹、李明、孙卓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议传承工匠精神,做强做精滕州品牌制造》的提案,现已办理完毕,办理情况如文,请审阅。您对办理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函(或电话)告知。
特此函告。
承办单位盖章
联系电话:0632-5578423 2019年6月4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各一份
滕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15309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敏、段本芹、李明、孙卓安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的第153096号提案,我局已经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提案中建议传承工匠精神,做强做精滕州品牌,对我们下一步的品牌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局党组高度重视,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发展契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滋养着“中国制造”,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弘扬工匠精神是落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集中体现,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动力。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滕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传承工匠精神,加快品牌强市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加快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带动”工程,推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文化质量全面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马德里注册商标12件,山东名牌产品26件,山东省优质产品产基地3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个,枣庄市市长质量奖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山东老字号4个,枣庄老字号企业5家,鲁班奖2个,滕州经济开发区获批筹建“全国中小机床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农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国际自主品牌”6个。
二、多举措培育工匠精神
(一)加强政策引领,激励追求卓越。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顶层设计,政治上要有待遇,社会上要有地位,经济上要有保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滕政发〔2017〕10号)、《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品牌强市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滕政发〔2018〕38号)、《中共滕州市委 滕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滕发〔2019〕4号)等系列文件,通过实施“三大战略”、建立健全“四大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健全完善机制保障,进一步传承工匠精神,叫响“滕州制造”,以实招硬招提升滕州吸引力。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发展,支持采取兼职创新、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深化节会招才引智,办好高层次专家滕州行活动。深入实施“5252”工程,开设企业家论坛、善国博士沙龙等企业人才对接交流平台,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0人以上。
(二)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品牌战略。立足滕州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优势和地方特色,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力打造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不断推进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一是抓知名品牌创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品牌建设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品牌强企、以质取胜”战略,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培育名牌产品、技术创新等。二是抓特色产业培育。一产方面,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支持马铃薯、黑盖猪等农产品品牌建设,增加“三品一标”个数,打造马铃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农产品和农业产业。二产方面,以实施“265”产业培育工程为抓手,积极引导企业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三产方面,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进一步丰富全域旅游、餐饮住宿、商贸物流、新兴服务业的内容内涵,全力打造“墨子鲁班故里、微湖红荷湿地”的旅游品牌、“汇集四海、通达八方”的商贸品牌。
(三)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标准化+”行动,贯彻标准化战略,出台《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滕政办字〔2018〕14号),确定5项“山东标准”建设任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创建质量水平,对抢夺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和话语权、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至目前,滕州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4项、行业标准28项、地方标准12项、团体标准4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9家、有效期内采标3个,设立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2017年产业集群团体标准建设试点1个。
(四)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积极培育和选树工匠的优秀代表进行表彰奖励,宣传和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享有本该属于他们的尊重和敬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大力弘扬鲁班工匠精神,发现和推出各行各业在“创业、创造、创新”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滕州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两届“滕州工匠”评选活动,共有72名同志荣获滕州工匠称号。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展演、竞技竞赛、交流互鉴、传习体验等活动,突出展示社会不同群体传承工匠精神的实践活动及相关工匠知识与技能,让工匠精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同时充分展现滕州在传承弘扬工匠文化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三是要通过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强化职业教育,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工匠精神深植于心;加强企业的职业培训,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全方位的员工培训,有目的地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使之真正成为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并创造高效劳动价值的“工匠型”人才。四是引导企业在解决思想观念、价值导向、文化氛围等方面多管齐下,让社会尊崇工匠、热爱工匠、甘当工匠、当好工匠。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倡导不分岗位,不论学历,只要肯钻研、有技术、能解决发展难题的都是人才,并在待遇和使用上得以体现,使广大员工感到不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只要有专长、有技能,干出成绩,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让默默无闻、敬业奉献、创优创佳的员工有荣誉、有地位、有回报。
三、下一步安排
我市将继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促进滕州一二三产业向高质量、高端化发展,打造滕州品牌、滕州质量、滕州标准的新高地,推动滕州品牌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质量环境。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发挥政府各部门联动效应,倡导各行各业推举更多的“滕州工匠”,真正在滕州大地上轰轰烈烈掀起弘扬干一行、专一行、干好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引导企业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鼓励大中型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元”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推出体现技工价值的薪酬、荣誉等制度。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企业执行力和决策力。
(二)突出标准引领,树立企业标杆。积极推动建设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争当企业标准领跑者,出台各类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参与标杆对比,组织受教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深入“标杆企业”观摩调研,对照“标杆企业”管理模式和产品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分析自身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制定一套既符合本企业实际又切实可行的质量提升方案,跟踪问效,指导实施。用工匠精神做标准,用工匠精神做质量,用工匠精神做市场,用工匠精神做品牌。引导企业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在科技进步上,在精细化经营管理上,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奋斗目标上,在企业各项工作及日常行动上。
(三)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引导具备上市的明星企业、股份制公司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突破与创新,积极探索转型与升级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以上谨作答复,感谢您对我市品牌建设工作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