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351
- 主题分类:滕州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人社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22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第8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动滕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第8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动滕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滕州市人大代表建议承办表
案由 |
关于加快推动滕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
提建议代表 单位姓名 |
机关代表团 宋先伟 | |||
承办单位 |
滕州市人社局 |
具体承办人 |
魏文强 | |
办理 情况 |
尊敬的宋先伟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滕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市人社局对于该建议高度重视,责成就业促进人才管理室重点办理,现结合当前工作开展情况和下步工作计划,对该建议回复如下: 一、注重引才质效,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定期开展人才需求征集活动,瞄准我市重点企业各类人才需求,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并多渠道发布,2024年以来共征集岗位73个,各类人才需求300余人,为30余家重点企业精准推送各类人才信息960余条,构建起招才引智新通道。持续举办直播带岗、人才夜市等各类引才聚才的特色活动,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到“山东滕州—高校人才直通车”双向开通新模式中来,2024年,先后组织203家次企业深度参与了15场“高校直通车”校园招聘活动,邀请2所高校毕业生来我市“入企探岗”,累计提供岗位24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20余人。通过青年人才优选、事业单位、国企等系列招考行动,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提供1400余个优质就业岗位。 二、完善培育模式,拓展人才成长空间 一是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紧盯滕州“化机锂医数”五大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用人单位自主性,全方位推进企业自主评价,大力提升我市技能人才数量质量,2024年以来,共培养评价各类技能人才11699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50人。抓牢抓细人才项目申报评选,1人荣获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2人荣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荣获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4人荣获齐鲁首席技师称号。二是完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全力支持技工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枣庄工程技师学院建设步伐。推行“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指导各大驻滕职业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开设“联泓班”“威达班”等订单班28个,专业教学已涵盖电工、钳工、数控等50余个工种。推荐枣庄工程技师学院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直播电商运营赛项中国分赛区国际总决赛,3人荣获国赛一等奖。三是推动各类人才平台建设。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做好平台载体建设,2024年以来,新增12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备案单位,威智医药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滕州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荣获省级“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优秀类项目。创新人才资源“共引共用”模式,鼓励驻滕院校、本市企业共用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与邹城市共同创建“邹城-滕州博士后创新联盟”,架起两地博士后人才交流、培训与合作桥梁。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人才留用成效 一是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树立“人才至上”的服务意识,以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的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支点,汇集全市各部门人才服务政策,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实现各项政策在人才服务窗口从咨询到办理全环节打通。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为48名高层次人才成功申领“山东惠才卡”,为144名高层次人才申领“枣庄惠才卡”,为27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9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直评高级职称。二是建立多元服务保障平台。成立滕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吸纳有高层次人才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担任会员,深度整合人才服务资源,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新生态。 人才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提升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单位职能,认真落实好您的意见建议,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安下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 |||
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 |
|
分管市长 意 见 |
| |
人大代表签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