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3704810032/2023-0018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8月0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8月03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7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关注母婴健康,规范家政从业人员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7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关注母婴健康,规范家政从业人员的建议)
张颜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关注母婴健康,规范家政从业人员的建议》已经收悉,结合工作实际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人口老龄化发展,母婴健康护理及家政服务行业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在关注孩子吃穿住用行之外,更加讲究科学育儿,这需要专业的月嫂、育儿嫂,家政行业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国民消费能力与支付能力变强,消费升级,现代年轻人越来越多的选择专业家政人员帮助来缓解家庭琐碎带来的压力。
一、母婴健康、家政服务现状
我市母婴健康护理、家政服务业稳步发展,成为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亮点"。可提供再就业机会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为家政服务的岗位。家政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就业潜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呈上升态势。滕州市家政服务的需求量每年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居民用于家政服务的支出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据调查,全市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也比5年前增加1倍多,并且70%为下岗人员再就业。
随着社会对家政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家政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宽,形式多种多样。过去家政服务公司只能提供洗衣、做家务、照看小孩、护理病人等几项服务,现在家政服务领域扩展到家电维修、水电安装、疏通管道、陪护老人、接送小孩等十几种服务项目。服务形式既可包年包月,又可计时计件。这种趋势给具备一定技能的下岗人员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多数在35-60岁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就业观念的转变,家政服务业将会进一步加快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下岗人员加入到家政服务业中,走上家政服务这一岗位,家政服务业将成为很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政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由于大多数服务人员文化程度偏底,又缺乏专业训练,她们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家务达标要求与雇主的期望有较大差异,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更是缺乏必需的护理知识,很难满足和适应雇主的需求,造成供需之前的现实矛盾。
2、家政服务队伍不稳定。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家政服务人员中,保洁员占较大比例,但保洁工作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为旺季,其余的月份收入较微薄,导致部分人员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二是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仍然把家政服务视作“服侍人”的低人一等的行业,因此,碍于面子,部分下岗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屈就”于家政服务,加上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不够,致使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偏低;三是有些家政服务需要从业人员长时期离开家庭,这对于有家、有子女的下岗女工来说,有较大困难,她们不易接受。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力度,提高家政服务的技术含量。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可以根据我市市场需求和从业者的特点,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强化家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使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能持证上岗。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家政服务行规行约,确立行业标准,协调服务价值,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市场信息,畅通劳动力供给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家政服务综合保险,使中介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三者之间能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切实维护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舆论导向,提高家政行业的社会地位。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在发展家政业上谋事、做事。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家政服务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进一步消除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偏见和歧视,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为她们实现就业、创业牵线搭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人社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