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179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2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21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7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 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7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 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
尊敬的李雪锋、商华、王琳娜委员:
宅基地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长久发展社会稳定,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农村土地改革等重点领域,多元化“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激发产业振兴动能。一是继续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坚决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经营者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经营,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采取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域推进“跨村联建”,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充分盘活农村低效闲置用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三是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监管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严防土地的粗放使用和闲置浪费。坚决防止个别农户和工商企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为谋取利益,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特别是改变农业用地用途,在承包地上建设厂房、商品房、违规设施等,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
积极探索闲置土地和闲置房屋有效利用形式,采取农户自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出租流转等方式,因地制宜、因宅施策,全面破解闲置资源荒废瓶颈。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在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整治基础上,按照“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发展特色农业。鲍沟镇赵庄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全村40余处闲置宅基地发展菌类种植,年产值达43万余元。张汪镇皇殿岗村将10处闲置庭院整合发展桂花育苗产业;孔集村利用11处闲置庭院发展猕猴桃、苹果等果品种植;洛庄村把12处闲置庭院打造成“爱心田园”,生产的蔬菜免费提供给脱贫群众、“五保户”等低收入群体,让困难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获得感。二是培植小微企业。村集体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进行整合清理,以共建、租赁、入股等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环保无污染、发展前景好、安排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柴胡店镇沙庄村利用闲置的村委会宅基地建设了电商服务中心,定期组织电商、直播专业人士开展培训,新培育电商经营户13个,刘村梨膏、酥梨棒棒糖等特色农产品成为网络热销产品。南沙河镇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引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主体14家,推动形成一村一业或多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年销售收入60余万元。三是做活文旅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乡村丰富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利用闲置老宅和闲置宅基地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旅游项目,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滨湖镇西迭湖村流转闲置宅基地打造精品民宿10处,年可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村民就业60余人,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西岗镇东满庄村、东刘仙村,利用村内道路两侧闲置集体土地种植葡萄和文玩葫芦,形成了以葡萄观光、采摘和文玩葫芦销售于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月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带动农户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3000余元。
根据您提的宝贵建议,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结合农业农村有关工作继续积极探索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以改革促进盘活用好闲置资源资产,完善“三块地”管理制度,赋能增效释放效益,下活乡村振兴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