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17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2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21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9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建立家禽家畜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平台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9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建立家禽家畜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平台的建议)
尊敬的吴振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家禽家畜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平台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局职责,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家禽家畜疾病监测预警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滕州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省、枣庄市、滕州市委市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压责任、抓重点,强队伍、优保障,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总体防控形势稳定。我单位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动物疫情监测流调力度。对照省市监测任务,科学制定县级监测任务,强化重点疫病风险监测和集中监测,实现管理对象和监测项目全覆盖,为全面掌握全市重点动物疫病分布和流行态势,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检测情况。我单位加大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和运输车辆等高风险环节非洲猪瘟监测,累计监测样品近1500份;通过第三方签署炭疽监测合作协议,加大牛羊等易感动物重点场所的环境样品监测,累计监测样品197份;全面加强布病实验室监测,完成流调易感动物5000余头只、检测布病样品304份。全面做好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各镇,跟踪做好补免,2024年春秋季监测样品2672份,2025年的监测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已检。
(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落实测报员备案培训制度和监测信息直报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信息报告,确保上报数据及时准确。同时,每年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野鸟禽流感、家畜布病、牛结核等开展了专项流调。针对上级反馈非洲猪瘟检测阳性、3ABC抗体检测阳性病例和疾控部门通报人感染布病病例,组织开展了畜间紧急流调和监测,及时进行了处置和上报。
(三)培训工作情况。我市现在的动物疫病收集信息,调整优化了动物疫情测报员和畜禽免疫信息填报人员队伍,2024年举办了全市动物防疫能力提升“360检测”技能练兵培训活动,采取集中理论学习与分批次实践操作方式培训镇街业务骨干100余人次。2024年组织收听收看省市局防疫知识视频培训4次,开展院校集中培训1次,培训人员4000人次,提升了防疫队伍与社会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防控水平。
二、目前在使用的“鲁牧云”信息平台。
我单位根据省畜牧局要求,将“鲁牧云”平台纳入畜牧兽医工作的全链条管理。“鲁牧云”平台是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主导建设的智慧畜牧综合管理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畜牧业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与服务,核心功能与应用如下:
(一)核心功能模块
1.电子检疫证明系统。养殖户通过APP上传养殖场照片、检测报告等材料,官方兽医在线受理并指派现场检疫,8分钟内可完成电子证照出具。承运人实时获取电子证照,屠宰场通过车牌识别自动核销检疫信息,替代传统纸质证照传递流程。
2.无疫区审批管理。企业通过APP提交向无疫区输入动物及产品的审批申请,自动推送审批结果至监管部门和检查站,避免跨地奔波。
3.安全生产联动监管。建立养殖场分级管理体系,整合气象预警、消毒灭源等数据推送至养殖户;开展线上安全生产培训课程,;对规模养殖场实施安全隐患排查(如双重预防体系)。
4.疫情风险预警。联动环境传感器、AI行为分析设备监测动物生理指标,结合区块链技术追溯病原传播路径,强化高风险场所(如屠宰场)消杀管理。
(二)应用成效
1.效率提升。全省累计出具电子检疫证77.83万份,检疫生猪967.32万头、禽类31.48亿只,申报至出证时间缩短90%。
2.规范监管。强制要求检疫流程线上留痕(申报→指派协检→审核→出证),杜绝降低检疫标准的行为。
3.资源整合。注册用户超30万(含17.99万养殖场、839家屠宰场),实现省级数据中心与6352名官方兽医业务协同。
该平台通过电子检疫、风险预警、安全生产三模块联动,推动畜牧业从传统人工管理向数字化主动防控转型,成为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核心基础设施。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开展积极申请财政资金,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利用“鲁牧云”系统,通过技术融合(AI+区块链+物联网)、机制创新(联防联控+分级响应)和数据驱动(风险模型+病原库更新),从根本上提升疫病防控效率,保障养殖业安全、公共卫生。
非常感谢您的提议,感谢您对畜牧兽医行业的关注,真诚的邀请您以后继续支持、关注动物防疫的行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