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3446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9月2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9月26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1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1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尊敬的吴翠翠委员: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滕州市按照国家、省、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壮大旅游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挖掘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有力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蓬勃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全人类最为珍贵的宝藏,我们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建设空间的布局合理化,更要担当起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推动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在和美乡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双管齐下,省、市级和美乡村建设与滕州市乡村振兴片区共同打造,齐头并进,利用好前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着重打造精品。坚持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整体建设。省、市级和美乡村建设要以典型出精品,形成规模发展效应,发展农林观光、家事体验、赏花采摘、生态休闲游,把美丽经济融入到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增加村民收入,支持村民创业,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传统村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基础设施,突出建设内容。注重保持村庄的自然肌理、风土人情、古建古迹、非遗传承,加强村庄策划和节点创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建设与片区打造要数量、质量一起抓,数量服从质量,真正起到乡村振兴示范作用。
(三)注重内涵塑造,坚持文化传承。根据村庄和各个片区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定位,深入挖掘、整合、提升特色要素,实现传统自然材料与现代建造工艺有机结合,营造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和美乡村注入文化根脉,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省市级和美乡村建设要根据自身特色把传承和创新有机融为一体,结合产业导向和乡土文化,建设出高水平、有特色的和美乡村。
(四)加强保护。加强对传统村落建筑、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的保护,加强对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培养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展示和传承活动。通过对乡村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建筑更新、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要结合本区域和村庄实际,建设乡村记忆馆、家风家训馆、民俗展示馆等乡村记忆工程,全面推动生态振兴工作。
二、下步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继续做好和美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工作:
(一)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完善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企业、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建议省、市加大对和美乡村建设财政奖补力度,统筹安排支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扶贫、环保、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项目等资金向和美乡村建设倾斜,整体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庄硬化、亮化、美化。
(二)思想站位继续高度重视。突出特色,扩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力,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并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我们会充分认识文化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符合和美乡村文化建设实际的规范和制度,重视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和注入,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品质,培育、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继续搞好各镇特色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村落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规模等因素,明确保护重点和发展方向。以文化融入和美乡村建设为主线,把文化引导贯彻融入农村文化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多方筹措资金,发掘每个乡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注重文化场地设施统筹安排,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突出重点,严格标准,强化措施,逐项整改落实,力争短期内在当前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再提升标准。
(四)持续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农民群众是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激励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对传统村落特色风貌保护,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