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343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9月2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9月25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05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05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倪莉委员、樊静委员、王广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局职责,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滕州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委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立足全省现代农业强县创建,全面加快乡村振兴“两区”建设,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坚持“一产基础,接二连三”,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开发特色产业、休闲农庄、民俗体验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做大集体经济“盘子”,鼓起农民致富“钱袋子”。支持各镇街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经济支柱。支持柴胡店镇安后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年产葡萄40万斤,直接经济收入达3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村民每年增收1.5万元;官桥镇西王庄村整合“四荒地”110余亩,发展葫芦特色种植150余亩;依托马铃薯产业优势,开发绿之源马铃薯鲜切菜和沃薯浓马铃薯煎饼、面条、马铃薯酒;发展元宝枫生态健康产业,研发生产元宝枫保健茶、元宝枫籽油、元宝枫香皂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集乡村旅游、休闲采摘、艺术游览、研学教育、农业示范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争取资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通过上级项目争取财政资金,2019年至2022年争取上级财政资金59981.6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6万亩,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益、发展了现代农业和促进了农民增收为目标,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产品生产能力。同时,争取政府、农民、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通过“财政拿一点、水费交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统筹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护维修资金。
三、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技能和经营理念的乡村产业人才,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产业的整体水平,还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市从2014年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工作,共培训高素质农民4660人。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对职业农民为期10天左右的短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农业新品种、新装备、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内容,培训方式主要是课堂授课、实践教学、田间课堂等,主要目标是提升农户生产经营能力。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根据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总抓手,切实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