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3341
- 主题分类:滕州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9月2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9月24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人大十九届三次会议第1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人大十九届三次会议第1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的建议》)
尊敬的王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的建议》已收悉,市农业农村局接到提案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望查收。
近年来,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把培育和壮大农民合作社作为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优化政策扶持,加强示范引领,壮大人才队伍,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参与合作社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实现产业引领共富共赢新景象。
(一)规范单体发展。群众入社积极性升高,通过规范建设、示范引领,全市合作社入社社员达19.36万户,流转土地39.8万亩。强化规范措施,先后制定了《滕州市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和《滕州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标准》,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的通知》,农民合作社名录制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示范带动明显,已创建滕州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8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0家,山东省级示范社30家,枣庄市级示范社99家,滕州县级示范社44家,示范社发展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供销等各个方面,对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带动特色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推动强强联合。结对帮扶同业合作,开展农民合作社“头雁汇聚促发展”扩面提质系列活动,通过对辐射带动突出、发展效益较好的合作社进行座谈了解,精选43家涵盖粮食、马铃薯、食用菌、果树等产业的优秀典型进行宣传推介,对有发展需求或遇到发展瓶颈的合作社作为帮包对象进行帮教传带,分享成熟资源经验,拓宽产业合作领域,由强扶弱全面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因地制宜利益联结,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建立多种互利共赢运营模式,粮食类合作社通过自我深耕、场企合作、订单收购等方式从传统种植向精深加工延伸,推进粮食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增加粮食种植效益。成立联盟协会抱团发展,共享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管理能力,提升议价能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目前已成立以合作社为主要成员的食用菌、预制菜、板鸭、果树等产业协会或联盟8个。
(三)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项目支持,为农民合作社落实农机深松整地、绿色种养循环、“一喷三防”、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秸秆综合利用、仓储冷链保鲜、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农业项目16个,扶持资金10亿余元。注入金融活水,涉农银行相继推出“鲁担贷”“强村贷”“助农贷”“种粮贷”等特色实用信贷产品,提供精准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12月,“鲁担惠农贷”业务累计为475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30.7亿元。
(四)壮大人才队伍。新农人员带头兴办,号召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以种植、养殖、林果、水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兴办合作社。2021年以来,新农人已创办合作社942家。大力实施培育工程。制定农民合作社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鼓励合作社负责人积极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和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现已评定初、中、高级农艺师33人,选出枣庄市级“乡村之星”31人、“齐鲁乡村之星”28人。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结合人大代表宝贵意见,加大合作社培育发展力度,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形成各具特色、成型见效的利益联结典型模式,在合作社发展浪潮中继续探索出共富共赢的滕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