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283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5月3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5月31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6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6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农田排水为重点,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充分考虑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除害和兴利的关系,做好整改工作,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
一、争取资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过上级项目争取财政资金,2019年至2022年争取了上级财政资金59981.6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6万亩,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益、发展了现代农业和促进了农民增收为目标,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产品生产能力。同时,多措并举看,争取政府、农民、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通过“财政拿一点、水费交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统筹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护维修资金。一是市级财政每年列支一定金额的管护经费,作为镇级维修经费;二是根据发改局物价科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方案”制定的农业灌溉电价收取标准,减去农业灌溉基础电价0.54元,剩余部分用于电损、管护劳务开支和日常维修开支。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的问题,真正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面貌恢复有保障。
二、多措并举,开展农田排水工作
在受到严重短时间暴雨,滕州市很大一部分农田受淹,我们做了大量整改工作。一是组织乡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自行整改。乡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自行组织清理疏通工作,调配工程机械,指导村居农户疏通田间沟渠。二是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改。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排水工程资金投资比例由往年的10%,提高到了30%,并且将排水工程的覆盖范围突破超出项目区限制,由乡镇根据现地情况进行设计、规划、施工。打通项目区农田排水网络阻塞环节,连通农田排水体系与骨干河道,为全面解决农田积水问题打好基础。进行专项治理项目。三是组织编制了《滕州市西南部农田内涝地治理项目》材料,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单列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用于受淹严重的西部重点镇街,集中开展农田排涝工程建设,解决想办事、没资金的问题。积极争取申报地方债券。
三、加强管护,保障设施长期运行
高标准农田“三分靠建,七分靠管”,我市做到“四有”管护制度,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一是落实责任,做到管护有主体。市农业农村局、自热资源局和城乡水务局联合制定下发《滕州市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暂行办法》。所有新建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按照程序,由法人单位移交给镇街,由镇街移交给村居,明确村居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护主体,负责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运营工作,明晰了产权关系,落实了管护责任。着力解决了“有人建、无人问”的问题。二是建立队伍,做到管护有人员。建立管护队伍,每个镇街成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专业服务队,提供小型水利设施维修技术和设备支持服务,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每个村都选聘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凡出现自然损坏,管护人员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管护人员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管护人员及时维修养护,保证了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着力解决了“有人用、无人修”的问题。三是分级巡查,做到管护有监督。农业农村局担负起监管职责,定期开展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评估,对管护措施落实好的,进行表扬奖励;对管护措施不落实的,进行通报批评;对问题严重的、造成不良影响的,从严追责问责。镇街政府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确保管护制度、管护人员、管护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切实解决农村水利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一)建立农田排涝综合治理指挥部进行综合治理。目前滕州农田排水网络有很多阻隔点,涉及很多部门和乡镇。建议在应急局建立农田排涝综合治理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农业农村局农田、交通局道路、城乡水务局河道、自然资源局和能源事务中心采煤塌陷治理等部门,协调镇街与镇街之间排水通道不通的难题。从市级层面出台农田排涝建设规划、施工规范、建设标准等,建立农田排涝协调机制,按照西部片区、南部片区、北部片区,从上游到下游,整建制推进农田排涝水系建设工程,实现排涝网络的全市通畅。
(二)建立分级分类负责的农田排水责任体系。建成“水入渠,渠入沟,沟入河,河入湖”的农田排水网络。“河入湖”、“沟入河”建议由城乡水务局负责,保障河道通畅,保障积水能进河道;“渠入沟”由农业农村局、交通局、各镇街负责负责;“水入渠”由各镇街、各村居负责。采煤塌陷区域由然资源局和能源事务中心负责;开挖排水沟征占用地由镇街负责。
(三)解决几个排水难点问题。1.镇与镇之间排水通道协调难题。排水上游的乡镇很难将水排到下游乡镇,下游乡镇不想让上游的水排过来,下游村民工作做不通。2.农户侵占排水沟问题。村民惜地如金,存在填沟毁渠种植庄稼现象,排水沟渠、桥涵损毁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大部分镇街存在原有沟渠被群众填埋、耕种,导致部分农田主干渠常年失修填埋、淤积严重、排水不畅,不能通往河道,未形成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的排水体系,“毛细血管”梗阻、“最后一公里”不畅通。3.重点道路工程阻断自然水系难题,高速公路、省国道、县乡道路修建时没有设计涵洞或涵洞预留设计不合理,阻断了自然水系的流向,这是造成大面积农田积水的主要原因。如枣荷高速的修建阻断了我市由北向南的自然水系,导致龙阳、界河、大坞、滨湖等镇农田受淹10000多亩;省道济微路、龙岭路配套管涵和排水沟少,导致滨湖、龙阳、北辛等道路两侧区域农田受淹4000余亩;县乡道路界姜路、界朱路、望休路过路涵部分受阻,导致界河、姜屯、大坞等镇农田受淹面积6000余亩。4.采煤塌陷、取沙取土原因造成地势低洼问题。滕西平原大量的采煤塌陷区,塌陷严重,地势低洼,积水受淹严重。主要集中在大坞、滨湖、级索、西岗、滨湖等镇,煤矿塌陷区域地势低洼,一旦连续降雨就成为雨水的主要汇集区,造成庄稼受淹严重。同时,塌陷区破坏了原有的主要沟渠,使原有沟渠不相连、不衔接、不贯通,导致强降雨农田积水严重。全市采煤塌陷区农田受淹面积26000余亩。还有往年群众烧窑烧砖取土取沙,农田地势低,造成受淹。由于历史原因,大坞、姜屯、级索、滨湖等镇窑厂卖土烧砖,许多群众将自家承包地取土,人为造成大田地落差,导致农田地势低洼,向河渠排水困难,导致受灾面积10000余亩。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