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026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9月0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9月01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9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助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社会适应,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9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助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社会适应,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滕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国家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贯彻落实各级创业政策,大力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培育创业创新带头人树立创业创新典型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农民创业创新发展新格局,为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有力支撑,农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强

(一)农村创业创新政策机制日渐健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系列方针政策,财政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倾斜,符合条件的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项目全部纳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范围,对返乡下乡人员创建的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积极整合创业创新项目资金,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村信息化建设等各类财政支农项目和产业基金,将符合条件的返乡下乡人员纳入扶持范围,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积极支持。完善农村创业投融资机制,投入2000余万元全面完成农民承包地确权颁证任务。农村创业人员土地产权抵押贷款达到2亿元。发展农村创业资金互助社18家,资金互助“四四八”滕州模式在全省推广。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开展“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试点,通过增加财政担保金、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破解农民创业创新融资难题。

(二)农村创业创新产业基础坚实有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立足滕州资源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基本思路,培植壮大粮食、蔬菜、畜牧、林果等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三带三区”的优势产业格局,重点建设了40万亩优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30万亩设施蔬菜高效农业示范区和20万亩农牧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区。培植壮大滕州马铃薯优势产业,全市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总产210余万吨,总产值约42亿元,建立了“两薯一粮”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万斤薯、产值过万元”,是全国二季作区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的县(市)。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价值158.52亿元,成为中国菜用马铃薯第一品牌2021年,“滕州马铃薯”在山东省品牌成果发布暨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中入选“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品牌”;经农业农村部批准,重大国际性薯业展会2023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将在山东滕州举办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标准化基地面积发展到47万亩,“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196个。“滕州马铃薯”、“滕州大白菜”、“刘村酥梨”和“龙阳绿萝卜”先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打造形成一批恒裕食品、鲁南牧工商、春藤食品等标准化种养业示范基地,为农村创业创新发展打下坚实产业基础。

(三)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平台作用凸显。按照《滕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整合部门资源,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完成龙振生态农牧、正德康城、鲁华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创业创新示范平台。支持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社会公信力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园区积极创建农民创业创新园。一是以正德康城为中心,整合利用正德康城、德隆种业、恒裕食品等农业公司区位、技术、资金方面的资源优势,沿红荷路两侧规划建设3000亩“丰谷云农”创业创新示范园。二是以龙振庄园为中心不断向高铁新区延伸拓展,打造集乡村旅游、休闲采摘、艺术游览、研学教育、农业示范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三是以金庄农场、润明葡萄园等为支点,以秀美荆河生态长廊为纽带,规划建设6000亩家庭农场示范园区。四是以界河镇马铃薯核心区为重点,建设20000亩滕州马铃薯特色产业创业创新基地,为创业创新农民提供必要的见习、实习和实训服务,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四)农村创业创新经营主体引领发展。培植壮大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发挥资金聚集效应,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普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0余个。其中固定资产2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14家,枣庄市级94家;规范化农民合作社2349家;家庭农场680家。集中实施现代农业创新工程,以服务城市居民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重点扶持壮大十佳龙头企业、十佳家庭农场、十佳规范合作社、十佳标准化基地等新型经营主体,培植壮大丰谷云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龙振农牧产业园、天泽科技农业产业园、正德康城农业标准园等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典型,示范带动农村创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新生代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村妇女创业创新培训,让有创业和培训意愿的返乡下乡人员都能接受培训。精准培育、农民俱乐部创新经验全国推广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能手、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2022年市农广校荣获“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百家校”称号,培育高素质农民4000余人

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就业能力急需强化提升创业资金不足制约发展用工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生代农民返乡就业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宝贵建议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引导产业转移配套带动返乡创业。引导外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带动大学生、退伍军人、新生代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已经成功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等人员,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和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把适合的产业转移到家乡再创业、再发展。

(二)鼓励返乡创业发展水平提档升级。鼓励积累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新生代农民工等人员,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顺应本地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创业兴业,把小门面、小作坊升级为特色店、连锁店、品牌店。

(三)依托电商平台创业建设特色产品品牌。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等人员发挥既熟悉务工地市场又熟悉本地资源的优势,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通过对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输出地特色产品的挖掘、升级、品牌化,实现本地产品与务工地市场的嫁接。

(四)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优化返乡创业就业空间。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等人员融入区域专业市场、示范带和块状经济,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鼓励创业基础好、创业就业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创业就业空间。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