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258
- 主题分类:滕州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6月0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6月01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第1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第1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建议)
尊敬的谢经雷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议案》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振兴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乡土人才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央和省将农民教育培训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指标考核体系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中央、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我市也制定了乡村振兴规划,以满足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近3年来(2020-2022年),我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为抓手,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我市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我市“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由市农业农村局承担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多次召开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开展调研,了解农民需求,制定实施方案,把任务分解到镇街,明确以市农广校为主体,认真组织,从产业选择到人员筛选,从前期认定到后期管理,根据农时季节、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精心组织、大胆创新,采取了集中培训、田间课堂、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培训,农民的素质和种养技术得到了提高,视野得到开拓,很多农民建立了合作社、家庭农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二、借助高校力量,开展合作培训
1、与山东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办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学科为其优势专业,拥有专业性强、实操性高的优秀教授团队,同时在全省各地开办了多家示范基地,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我市与山农大携手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学员的一致赞同。与山农大合作,是借助更高的教育教学平台,让学员受到更专业的培训,学习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全面提高了我市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
2、与枣庄职业学院联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枣庄职业学院提供培训服务,明确专人负责培训期间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辅助工作,培训全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规范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员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规范信息管理,严格按照新版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填报流程与要求,做好数据录入;规范学员信息采集环节,完善培训线上组织流程,做好学员评价组织,实现培训班次和学员信息100%上网,培训全过程可追溯。
三、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展培训
1、精准遴选对象。瞄准关键环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结合滕州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遴选参训意愿强烈的农民,做到培育对象精准;重点向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和骨干、致富带头人等参加培训,为全面决胜小康、全面脱贫攻坚,培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
2、抓好课堂教学。合理选聘师资,坚持地方高校与乡土专家相配合,坚持师资专业领域与授课主题相符合,坚持课前备课、课中交流、课后回访相结合;科学选用教材,优先选用与培训主题、内容相符合的中央校规划教材和省规划教材,结合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组织编写简单易懂的校本教材。健全培训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培训吸引力。
3、开展线上学习。把线上培训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云上智农App等线上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和支持服务,提升培训效率;强化线上学习的过程管理与支持服务,确保线上培训质量效果;探索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在目标、内容、环节、要求上的衔接。利用学员晚上的时间开展线上教学,选择优质课程,让学员了解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
4、做好跟踪服务,提升培育质效。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对前期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开展跟踪服务,针对学员需求进行指导,带领学员到优秀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实训。引导学员在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积极对接服务周边农户,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共同发展。
四、培训硕果累累,素质明显提升
1、2020年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3期6个班,共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635人;组织53人参加省农业经理人培训、27人参加省农业领军人才培训、8人参加省“农业丝路先锋”外向型人才培训;协助完成了威海—枣庄扶贫协作培训200人。全年共计完成900余人的培训任务,在枣庄市对我市乡村振兴考核中,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取得满分,并且获得最高加分5分的好成绩。
2、2021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专业种养加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骨干农机手等培训班3期,共培训596人;组织22人参加省级示范性培训农村环境与改厕培训班、42人参加省农业经理人培训、9人参加省“农业丝路先锋”外向型人才培训;组织50名学员到德州市夏津培训基地参加全省新型农民培训(粮食班);组织45人参加枣庄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训。
3、2022年全市培训高素质农民549人,其中省级示范专题培训班沼气安全生产4人、丝路先锋8人、畜牧养殖42人,县级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495人。
滕州市13名职业农民在2022年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通过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后,我们将结合本地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高效办培训,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
1、强化实地调研,提升培训质量。对新型经营主体现状、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对症下药。
2、合理设置培训课程。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让学员学有所用,学而管用。
3、完善教育培训方式。尊重农民的学习规律,主要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灵活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把课堂设置在生产一线。
4、“敞开门”办培训。继续加强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共同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今后,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将着重探索培训新模式。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培训的同时,要对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和体系建设进行广泛地探索,依托现有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和资源优势,建构农民教育与技术培训体系,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