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246
- 主题分类:滕州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9月0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9月01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第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第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案 由 |
滕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 |||
提建议代表 单位姓名 |
大坞代表团 段本营 | |||
承办单位 |
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具体承办人 |
王其峰 | |
办理 情况 |
已办理 | |||
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 |
分管市长 意 见 |
|||
人大代表签字 |
尊敬的段本营代表:
您好,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滕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规划先行,以产业为引擎,聚焦五大振兴,认真贯彻落实枣庄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和双十镇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农业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县级第一方阵,全力创建全省现代农业强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一是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根据各村自然秉赋、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用活“资源开发、资金入股、资产经营、服务增收、产业发展、边角经济”六种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形成了西岗镇东王庄村、南沙河镇北池村、善南街道小屯居等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典型。如:南沙河镇北池村成立置业股份合作社,动员1774名股民现金入股,建设钢结构厂房和办公用房对外出租,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30万元、股民分红30万元;鲍沟镇赵泉楼村以闲置院落为中心,利用周边非生产占地、四边地、空闲路、坡台地等边角地块种植露地黑木耳,每个院落村民平均可获取净利润1100余元,试点的54个院落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余元的收入。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三年强村计划,组织村级制定集体经济发展目标5000余条。
二是扎实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100个镇街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发展各类体育场地2462个、全民健身站点1371个,改造升级户外健身器材236件(套),举办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6300余场,官桥镇、滨湖镇、东郭镇入选“2022年枣庄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滨湖镇南陈村、东郭镇小党山村、洪绪镇龙庄村、级索镇北赵村入选“2022年枣庄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
三是全力加快乡村建设。全力加快“双十镇”建设和产业强镇创建,西岗、木石跻身“全国百强镇”,级索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西岗、级索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级索、洪绪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界河镇入选枣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龙阳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打造16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区,成功创建4个省级20个枣庄市级美丽乡村,评选命名50个滕州市五星级美丽乡村,并在农民丰收节颁奖授牌。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布滕州市休闲农业乡村游精品路线6条,新发展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乡村民俗等特色产业村(居)46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7.08亿元。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0座,建设垃圾分类亭(房)407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62个村,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提升。
四是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派25名干部到青岛体悟实训,156名新录用人员全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素质本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标准建设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办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6300余场。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新引进高层次人才40人,赵振东院士工作站落户滕州并成功运行,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549人,13名职业农民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开展省市级“乡村之星”推荐, 13人入选枣庄市级“乡村之星”,10人入选 “齐鲁乡村之星”。
根据您提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将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工作。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决策部署,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擦亮叫响“乡村一线党旗红”党建品牌,聚力打造“政治型、融合型、担当型、清廉型、效能型”机关。
二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做好“土特产”文章,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产品设计,把更多农产品带出农村。深化农文旅融合、特色农产品开发等乡村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采摘农业、乡村民俗,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打造10条以上精品路线,创建认定农文旅综合体、乡村游示范点3处。培育乡村节会品牌,支持各镇街办好各具特色的乡村节会,继续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薯业博览会、梨花节等节会活动,扩大节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切实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补齐滕州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少、规模小的短板,年内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25%以上,争创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恒仁、合易、福藤等龙头企业膨胀发展,力争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以上,过50亿元的企业1家,新发展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涉农镇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立足粮食、蔬菜、畜牧三大产业,发挥现有“链主”企业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年内每镇至少招引1个过5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新升规纳统企业1家以上。鼓励支持现有乡村作坊、家庭工厂做大规模、做足特色、做强品牌,实现个转企、小升规。鼓励发展预制菜产业,扶持麦金地中央大厨房、春藤牧业等企业,开发滕州辣子鸡等传统美食的预制菜产品,全面提升我市预制菜竞争力。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战略合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制度、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制度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命名表彰一批优秀基层农技人员,培育国家级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带头人8人以上,开展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技能和转移劳动力培训1万人次以上。
五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聚焦整治村庄脏乱差,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各镇村落实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实现“五有”,巩固整治成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争创省、枣庄市级美丽乡村22个以上,继续评选“五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完成枣庄下达的改厕任务,健全完善厕所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厕所粪污、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建设,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