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107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7月30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07月30日
  • 标  题:2021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194号代表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大对农业经济实体的金融支持建议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194号代表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大对农业经济实体的金融支持建议的提案)

一、取得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紧抓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形成合力共为的良好社会氛围,取得较好的成效。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36.47亿元,较年初增长14.75%。

(一)创建融资服务经营主体示范。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创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西岗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选择西岗镇作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示范区,大力支持乡村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西岗模式”。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支行积极引导和推动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摸清融资需求。通过与政府部门协调配合,对西岗镇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摸底调查,掌握有融资需求借款人54户,发放贷款21笔,金额2157万元。二是强化融资对接,支持产业发展。各行通过人民银行搭建的平台,不断强化融资对接,有效支持种植、养殖等种养大户发展,如村镇银行支持连军养殖场贷款30万元,小微企业三精卫浴200万元。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开展。成立由人民银行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西岗镇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分解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工作开展。目前,西岗示范区建设涉及信贷资金8.83亿元,较示范区建设前增加2.76亿元。 

(二)创新金融服务经营主体模式。一是创新金丰公社“农地收益贷”模式。加大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金融扶持力度,加快“金丰公社”在滕州落地,通过调查研究搭建平台于2019年3月7日推动“金丰公社”在我市成立,市财政、人社部门与人民银行、建设银行积极合作引导创新线下“农地收益贷”金丰公社模式,在扩大贷款额度、执行基准利率、15万元以下全额贴息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进一步让利于种植大户,有效解决种植大户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创新支农支小融资新模式。市人保公司紧紧围绕农业优势产业、重点项目提供风险保障,通过“保险+融资”、险资直投等方式,开展以“侧重支农、带动扶贫”为定位的保险支农融资业务,为重点龙头企业滕州市新东谷面粉有限公司提供支农融资贷款480万元,有力推动我市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三是创新金融扶贫脱贫模式。市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创新推出了“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信保扶贫贷”等信贷产品,累计发放“富民农户贷”107万元,“富民生产贷”5060万元,帮助贫困人口830户实现脱贫。

(三)打造融资服务经营主体“样板村”目前,我市已有10个村被确定为A级村,占全枣庄市的30%以上。到目前,全市共创建样板村33个,发放生产经营主体、企业贷款486笔、金额3586万元。一是重点做好“五个一”:即一村一档、一村一账、一村一牌、一村一人、一村一板,在样板村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创建热情。二是切实抓好工作落实。通过召集会议、现场督导、现场观摩,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好创建责任,对照创建工作内容,分工负责、分头推进。三是打造样板中的样板。针对样板村创建过程中各行和农村的实际情况等等不一,创建工作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树好样板典型,让样板村真正起到乡村振兴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样板村中选择如西岗镇东王庄村、南沙河镇北池村等更加优秀的村重点打造,努力使其成为样板中的样板。

(四)“鲁担惠农贷”助力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自我市2018年12月28日成立省农担公司驻滕州办事处以来,“鲁担惠农贷”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引领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一是加强业务宣传,主动对接服务。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2020年2月3日至省政府正式宣布疫情结束日止),“新增业务担保费率减半收取”“新增业务在财政贴息2.175%的基础上再增加贴息1%”等各类减轻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的政策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滕州的优势特色产业,找准突破点,针对疫情对农产品流通造成影响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接融资需求,2020年滕州的马铃薯产业累计担保金额已超过9000万,担保户数超过300户,有效破解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瓶颈。二是充分利用政策,拓展服务范围。调研农业生产过程中产供销各个链条,找准突破点,面对滕州农业生产过程中种养殖大户数量有限的现状,寻找与农业种养殖相关且符合担保范围的客户,精准营销。尤其是针对养殖的饲料供给行业,农业种植生产资料服务及农机农技服务行业进行精准对接,以这两个产业链条作为业务主线,对接区域内的种养殖大户,做到了上下连通、左右贯通,完善区域农业特色产业整链条服务。三是提高政治站位,助力乡村振兴。利用政策优势,充分发挥省农担公司担保增信、分险、赋能功能,大力开展“强村贷”业务。2020年共为全市24个村集体经济担保贷款1285万元,着力解决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壮大、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金融活水。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虽然我市在创建试点、创新模式、打造强村、政策贷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其它先进区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银行在融资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作用不均衡,多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村镇银行发挥作用较小;个别金融机构对样板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创新融资产品针对性不强、金融产品不多;金融资源下沉较少,信贷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金融更好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来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经营主体信贷投入。继续以西岗示范区和建设样板村为信贷投入的重要切入点,督促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产品创新,努力打造我市信贷投放新引擎,进一步增加针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总量。

(二)鼓励经营主体创新信用互助业务模式。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循序渐进推动农村创业资金互助社发展,不断规范完善“四四八”模式,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拓宽互助范围、信用业务监管、健全组织制度、后续培训教育等方式不断增强合作社凝聚力,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激发互助合作活力。

(三)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聚焦乡村振兴。滕州市是山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2021年1月16日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滕州市服务中心成功揭牌运营,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一是农业农村局、人民银行、省农担公司加强联系,选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代表性的1-2个乡镇和3-5个村作为试点中的试点。二是金融介入试点。制定《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管理机制、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三是引导金融与科技、财政等有机结合,全方位保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四)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系会议制度。建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以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金融服务中心、省农担公司滕州市办事处、人民银行、人保财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家单位为成员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探讨全市农业信贷担保融资、政策性保险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