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082
  • 主题分类: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03月16日
  • 标  题:关于《2021年全市乡村振兴“九大工程”》《关于公布2021年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的解读
  • 效力状态:有效

关于《2021年全市乡村振兴“九大工程”》《关于公布2021年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的解读

一、文件制定背景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至关重要,中央、省市委均明确提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1月17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同步推进“五个振兴”,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不断取得新进展。2月9日,枣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统筹“四区”建设,推进“三大”进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鲁南先行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有关部署要求,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滕州示范区,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决定下发上述三个文件,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制定的原则,既与中央、省市委有关文件一脉相承,又充分结合我市实际,并承接落实好上级部署要求。文件分五大部分29条。其中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是统领,第“二三四”部分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分别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五”部分从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要求。

(一)总体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抢抓“四区”建设机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释放农村改革活力,全面开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新局面。二是目标任务:2021年,以“九大工程”为抓手,实施重点项目52个,争创全省现代农业十强县。到202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包括3条措施,一是强化有效衔接保障。5年过渡期内,做到“四个不摘”,完善“1+8”行业部门联动机制,促进政策落实。二是完善防止返贫机制。落实“三类三防”动态监测机制,建立3类重点人员清单,切实防止返贫和新致贫。三是优化产业发展带动。加强103个存量产业扶贫项目的监测监管,确保正常运营。

(三)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主要从8个方面推进落实。一是把牢粮食生产主动权。严守129万亩耕地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12.7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产量稳定在80万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二是提升特色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好“鲁南菜篮子”,培育马铃薯百亿级产业集群,巩固第一品牌地位。加快牧原、和利升等18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建设,每镇新建或改扩建1处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 全市生猪存栏达到34.2万头。三是加快种业创新发展。建设小麦标准化繁育基地3万亩,创建全省十大良种繁育基地。四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科技支撑体系示范县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新认证“三品一标”8个以上,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五是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以上。六是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5个百亩级智慧农业产业园、6个万亩级优质农产品基地,推动4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发展。七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新培育枣庄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6家,每年表彰奖励三个“十佳”新型经营主体,争创省级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打好村集体经济“进十上百”攻坚战,年内75%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八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村委会事务和集体经济组织事务分离、分账管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争创省级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

(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主要开展12项工作。一是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彰显特色乡村风貌。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1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美丽乡村644个,打造美丽乡村8大精品示范片区,年内新建美丽庭院示范户2.2万户,争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三是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围绕十大工程,重点实施界河北沙河绿水生态景观等六大片区、四大攻坚战,实施42个项目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创建森林乡镇4个、森林村居50个。四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218公里,改造提升农村供水管网100公里,建成标准化用电示范村115个,新增农村清洁取暖7000户。五是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新建农村公办幼儿园3处,创建国家级、省级卫生镇5个。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改造提升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0个,建设乡村记忆馆、民俗馆60处。七是全面促进农村消费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建设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6处、村级服务点200处,年内实现快递服务覆盖70%的行政村。八是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开展新型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两新”融合发展试点,全面启动滕州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特色镇创建,年内创建示范镇、特色镇10个。建立帮包镇县级领导与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会商沟通制度,帮扶解决示范镇、特色镇的要素制约和发展难题。九是强化农业农村投入保障。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从2021年起,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列支50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示范镇、特色镇创建。列支专项资金3800万元用于美丽庭院、生活污水治理、马铃薯主产区秸秆还田等奖补。十是加强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每年安排5%以上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在编制市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时,预留不低于10%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农村公共公益设施和乡村文旅设施建设等。十一是创新乡村治理。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12345”工作体系,发挥“e呼善应”平台作用,创新“滕城善治”,推进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建设,建立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十二是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强镇、村文明实践阵地,每年各镇(街)开展镇级文明实践活动不少于20次,各村居集中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

(五)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主要包括强化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四个方面。

三、《九大工程》的主要内容

《九大工程》是《实施意见》重点任务的承接落实,每项工程都有具体项目支撑、量化指标和牵头责任部门。一是实施粮食安全工程,着力稳面积、稳产量。二是实施农产品保障工程,做强做优马铃薯、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创建山东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四是实施富民增收工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大做强村级产业。五是实施乡村建设工程,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推进农村路、水、电、气、暖等设施配套。六是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打好人居环境整治“四季战役”,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开展农膜回收行动。七是实施乡村文明提升工程,聚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文明培育行动。八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培养乡村本土实用人才,引进创新人才。九是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优育强班子,推动干事创业,强化激励保障。

四、《重点项目》的主要内容

坚持项目投资过1000万元、年内开工建设两个原则,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144.2亿元,2021年投资48.5亿元。项目包括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等五个方面,其中一产项目14个,二产项目22个,三产项目8个,一二三产融合项目8个。每个项目都明确了建设内容、建设单位、建设地点、投资情况等23项具体指标,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估,确保完成任务目标。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