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045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7月30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07月30日
  • 标  题:2021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146号代表提案的答复 《加快推进滕州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146号代表提案的答复 《加快推进滕州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

尊敬的 王亚莉 委员:

您好,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加快推进滕州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滕州是农业大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食精种高产、马铃薯设施栽培、畜牧标准化养殖闻名全国。滕州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三区”共建的县级市,被列为全国21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近年来,滕州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塑造滕州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为主体,着力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初步建立起滕州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机制,着力塑造“滕韵佳物”等农产品公用品牌形象,实现品种优化、品质上乘、品牌高端、产业链全面延伸。

一、品牌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共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基地46处,培育4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4个知名企业农产品品牌,自营农产品品牌86个,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00余个,农产品“三化率”超过50%,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滕州马铃薯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中国100大地理标志”,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北大仓”面粉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被山东省农业厅授权使用山东省放心农产品商标;龙阳绿萝卜、枣庄黑盖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被评为优质免检农产品;红荷花咸鸭蛋获绿博会畅销产品奖,滕州市高新面粉有限公司面粉获绿博会金奖。

(一)以质量为根本,树立品牌形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范、过程有监测、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管,打牢农业品牌发展基础。加快制修订符合我市生产实际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使生产各个环节做到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大力引导农民由粗放式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新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10万亩,实现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全覆盖。

(二)以龙头为引领,助推品牌壮大。积极扶持和培育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品牌化发展意识。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9家(枣庄市级以上企业8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4家,超10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15家。在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龙头带动,扩大了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三)以认证为依托,塑造品牌信誉。做大做强“滕州马铃薯”产业,继续实施马铃薯产业“三百”工程。实施品牌认证工程,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品质管理,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创建国家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山东老字号2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名优特农产品总数达223个,以滕州马铃薯、滕州大白菜、刘村酥梨、龙阳绿萝卜、枣庄黑盖猪等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和以老滕县辣椒酱、红荷花咸鸭蛋、锦旺食品为代表的企业品牌产品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带动了全市品牌农业的发展。

(四)以质量监管为抓手,保障品牌安全。围绕发展品牌农业,健全完善了市、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加大农产品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增加对叶菜类、可生食类农产品及认证农产品的抽检数量和频率,确保品牌农产品的合格率不低于99.5%,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发展品牌农业奠定良好基础。

(五)以市场建设为平台,拓展品牌营销网络。创新品牌农产品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目前已成功与北京新发地、上海姜桥、广东江南市场以及大润发、沃尔玛、家家悦、美团生鲜等销售终端建立长期供货合同。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农产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绿通电子商务等农产品电商企业,逐步实现了“产、运、销”一体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格局。鼓励品牌农产品生产主体,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

(六)以宣传为动力,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平台,宣传品牌、展示产品、互动交流,扩大品牌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我市连续举办十三届马铃薯节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参加“绿博会”、“农交会”、“农博会”等农产品推介展销会,通过一系列展示展销推介活动,促进品牌与市场的融合,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根据您提的宝贵建议,我们将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二、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区域资源,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品牌资源的潜力,丰富品牌的内涵,塑造一批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二)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开发力度,突出推动特色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产品品牌的支撑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严格品牌化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品牌农产品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采用“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形成种养、产销、服务一体化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品牌构建。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在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保障,共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良好格局。对创建品牌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单纯追求销售数量增长转为追求产品品质优化。同时还要积极完善品牌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品牌形象,保护合法权益。

(五)建立品牌化农产品现代营销渠道。广辟途径,多措并举,把直销、实体店分销、电子商务销售等多种渠道结合起来。构建品牌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体系和平台,多渠道、多元化销售农产品。

(六)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管理和保护。要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记录完整、标准规范、全程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构建主要农产品全程监管体系。

(七)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宣传途径,积极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对品牌农产品实行全方位立体宣传,全面提高品牌影响力。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展销会,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