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7-01998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17年11月1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7年11月16日
  • 标  题:滕州市畜牧兽医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打算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畜牧兽医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为目标,以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畜牧业污染治理、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为重点,落实畜牧业发展保护措施,全市畜牧业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势头。预计到年底全市畜禽出栏3000余万头只,肉蛋奶产量16万吨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加快转变养殖方式,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今年以来累计争取惠农资金750余万元,实施了生猪产业健康养殖、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等项目,改造规模养殖场20余处示范带动全市新建、改建畜禽养殖场101处,其中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处、省级3处、枣庄市级6处。盈泰级索肉鸡场、姜屯邱楼肉鸡场、鲍沟牧天羊场等重点工程建成投产,成为养殖标准化、设施化、自动化新典型。二是畜牧业污染综合治理实现新进展严格“三区划定”和养殖场“三同时”审批,对360家养殖场防疫条件进行了复审。借助惠农项目扶持20余家养殖场进行了治污设施建设改造。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鼓励农牧循环模式发展林下养殖场3处、有机肥厂1处指导建设沼气池8,实现了养殖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三是加快设施畜牧业发展。借助项目扶持养殖场进行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改造,规模养殖场设施化程度达到75%。有机肥场发展到7处,2016年生产有机肥35万吨。粮改饲工作顺利推进,2016年专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3250亩、青贮秸秆15万吨。注重培育企业典型,总投资8000万元的盈泰级索标准化鸡场一期7栋鸡舍已经建成姜屯春雨牧业公司投资2800万元建成年出栏100万只肉鸡标准化养殖场,成为肉鸡养殖设施化、自动化提档升级的典型;南沙河同心利猪场建设猪舍1.2万平方米,由新希望六和公司全程技术托管,成为枣庄市规范化建设标准最高的生猪养殖繁育基地。

(二)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一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按照重大动物防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扎实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逐级落实防疫责任,狠抓强制免疫措施落实,建立了坚强的动物免疫保护屏障。今年以来已集中免疫畜禽1200余万头只调查畜禽40余万头只监测畜间样品3400份认真做好动物H7N9流感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采取疫情核查、抽样检测和消毒灭源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无疫情发生二是强化应急处置。修订完善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编制了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简明操作手册,完善了疫情处置流程。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管理,认真落实防疫期间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处置三是统筹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大布病羊只检测,无害化处理阳性羊只165只;狂犬病强制免疫犬猫2万头

(三)加大质量安全控制,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一是强化各环节监管。加强养殖、投入品、屠宰、流通环节监管,推行监管告知和安全承诺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养殖场定期巡查,监督用药用料,严格休药期制度,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对投入品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和检查密度,推进兽药产品备案管理,提高规范化经营水平。对屠宰企业落实驻厂检疫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检查验收和肉品销售验收制度,实现肉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严格落实同步检疫检验,监督企业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严防病害产品流向市场。对外来生猪肉品经营企业,实行备案准入,推行定点集中复检、分销制度,保障上市肉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加强执法整治。实施畜产品及畜牧投入品的常态化抽样检测机制,加大抽样检测力度,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类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肉食消费安全。今年以来,开展肉品药残和投入品质量抽检400余批次,“瘦肉精”抽检样品2600余份,开展“元旦、春节”畜产品安全、羊肉及其制品、毛皮动物、生猪屠宰等畜产品专项整治活动20余次,共检查养殖场、屠宰场2000余个次,立案查处案件2起。三是继续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平台、检疫电子出证、动监e通系统建设,实施畜产品生产环节信息化监管,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监管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四)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和畜牧业保险成为工作新亮点。在枣庄市率先投资3000万元建成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企业,日处理能力达50吨,目前正在开展环评和防疫条件审核工作,预计11月投产运行。在枣庄市率先实现了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参保能繁母猪保险1万余头,育肥猪近8万头,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参保4.2万头,有效促进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们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强化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加强行业管理,严格执法监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任务目标是:计划全年新建、改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00处,创建枣庄市级以上示范场10处,发展无公害畜产品5个;重大动物疫病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以标准化示范创建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深入开展三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通过宣传典型、推广典型,鼓励和引导养殖基础高、组织经营好、综合实力强的规模养殖场,实施国家级、省级和枣庄市级标准化畜禽示范场创建,整合项目资金扶持养殖场实施设施化、生态化改造,力争创建枣庄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10处以上。二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畜牧业,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支持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优质高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支持春藤公司申报枣庄黑盖猪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扩大“粮改饲”试点。探索推广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生产,鼓励大型企业牵头组织秸秆收贮,将秸秆饲料化利用纳入其产业链,鼓励养殖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关系,促进全株青贮玉米专业化种植。重点培育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型企业,争取种植饲草面积由扩大至1万亩以上。

(二)以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为重点,提升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一是加快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严格贯彻落实我市养殖布局规划方案,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推行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标准化、绿色化改造,实现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大力推广自然发酵、发酵床、有机肥、沼气工程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模式,有序推进种养结合粪污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示范点建设,促进农牧生态循环。二是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要求,以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营为锲机,建立“镇街网点收集、无害化中心集中处理”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体系,构建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网络。严格落实养殖、屠宰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力争将家禽、肉兔等畜禽纳入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范围,全面形成“国家补助资金+保险理赔”相结合的资金补偿机制。

(三)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一是强化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落实补免日制度,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全市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二是深入开展畜禽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加强免疫效果评价和已免畜禽抽样检测,及时将检测结果向镇街反馈,力争抽样检测样品5000份,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三是强化疫病防控支撑保障。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配齐配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疫控中心实验室具备开展病原学检测的能力。

(四)以提升监督执法能力为重点,加大畜产品安全监管整治。一是着力提升投入品质量安全。继续开展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瘦肉精”、生鲜乳、生猪屠宰等专项整治,提高抽样检测频率和密度。加快落实兽药“二维码”标识制度和兽药经营告知制度,构建兽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二是着力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扎实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严格落实畜禽饲养场官方监管制度,加强检疫申报点管理,继续对屠宰企业实行驻厂检疫,继续做好“移动动监”项目,提高检疫信息化、痕迹化水平。三是着力推进屠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撤点并厂、定点配送”试点,生猪屠宰场(点)由目前22处减少到13处。开展生猪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提升生猪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开展定点屠宰企业资格审查,限期关闭不合格生猪屠宰企业,规范生猪屠宰市场秩序。开展畜禽屠宰企业监管,严惩重处屠宰病死畜禽、私屠滥宰、注水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是着力推进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市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对投入品、畜禽养殖、防疫检疫、屠宰等环节的可追溯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能力。五是加大违法案件查处。针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企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做好案件警示宣传,对违法行为保持震慑。六是着力推进联合执法。加强与食品药品、公安等部门信息沟通与协调配合,建立食用畜产品可追溯体系,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五)以加强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创新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方式。综合运用贴息、保险等手段,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畜牧业发展。二是加快建立畜牧业现代流通体系。优化畜牧业产销供应链,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网上专营等现代畜牧流通业态,突破畜产品流通发展瓶颈。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以财政支持农技推广项目为抓手,加强良种培育、健康养殖、程序化免疫、质量安全控制、饲料作物种植利用、废弃物处理等实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培育专业从业人员是优化服务环境。全市畜牧系统不断查摆惠农政策落实、畜禽强制免疫、畜牧业污染、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