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3310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9月3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9月30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2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文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2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文
尊敬的朱思敏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创新乡镇医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破解农村养老供需失衡难题的建议》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您所提建议,对今后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结合民政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滕州市高度重视农村老年人养老工作。按照中央、省、枣庄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把加快养老服务业特别是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完善现有农村养老服务大院设施设备,推动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一、工作进展
(一)开展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为满足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医疗康复照护服务需求,积极整合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对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引导他们同大型医院合作,在机构内设置服务站或门诊部,将医院的医疗服务延伸到养老机构。目前,全市已有10家养老机构与大型医院签约,另有1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二)建设高标准医养结合机构。严格按照《医疗养老结合基本服务规范》等规范标准,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示范性强的医养结合机构。如:滕州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44000余平方米,是为老年群体提供医疗、康养、护理、养老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中心医养设施齐全,通过与济南、北京等多家知名三甲医疗机构合作,形成医疗资源共享体,并配有专业医护团队。龙河湾养老康复中心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医疗康复、旅游度假、智慧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旅居基地,内部建设了中医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优质医疗保障。
(三)加快推进“五床联动”试点工作。加强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等涉老政策衔接互动,探索符合滕州市实际的“五床”有效联动支持政策,出台《滕州市“五床联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建立了强统筹、高同步、相协调长效机制。搭建医养康养一体化信息平台,打通民政、卫生健康、医保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有效整合了服务主体、相关资质、医疗诊疗等相关信息。通过搭建“五床联动”智慧养老平台,整合老人医养数据,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画像,真正实现了“五床”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五床”之间有序互动,让老年人享受到更智慧便捷的医养服务。
(四)坚持人才联育,注入养老发展“新动能”。强化医养人才培育,联合市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定期举办医养人才培训,累计培训12场次,810人次,有效普及了养老护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推动“五床联动”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发展。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育双向机制,引导静颐康养、光大美铭•温泉康养小镇等医养机构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签订护理员实习订单,校企联动达成合作,每年有200多名本专科生实训、签约,实现校企互惠、产教融合。市民政局定期举办滕州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搭建养老服务人才技能提升与风采展示平台,激励养老护理员立足本职岗位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目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率100%,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培训村居家庭照护者1500余人,全方位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发展。
二、下一步计划
(一)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完善顶层设计框架。进一步健全民政、卫健、医保等多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联合调研机制和政策协同平台,统筹解决数据共享壁垒、政策衔接盲区等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将“五床联动”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与协同流程,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提供制度保障。
(二)拓宽多元资金筹措渠道,增强“五床”运营韧性。
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扶持政策支撑、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大财政对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设备升级、特色服务项目的投入力度,探索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五床联动”关键环节。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智慧平台运营、特色服务供给,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三)优化全周期服务供给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效。
围绕老年人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续完善“治疗—康复—照料—安宁疗护”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特色疗法等服务下沉,打造“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融合服务场景。聚焦失能失智老人、慢性病老人等重点群体,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照护方案,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从“粗放供给”向“精细匹配”转变。
(四)强化宣传引导与试点探索,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大对“五床联动”试点政策、服务内容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宣讲、媒体报道、经验推广会等形式,提高社会认知度和老年人参与度。及时总结试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滕州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医养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鼓励各养老服务机构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方式,在床位互转机制、特色服务项目、资源整合路径等方面开展差异化探索,持续激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