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420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3年12月1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12月14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71号提案的办理情况(关于进一步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71号提案的办理情况(关于进一步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议)
尊敬的陈莉莉委员:
您好!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议》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们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您们所提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对今后全市推进社区养老事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结合我局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市民政局积极坚持从满足广大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痛点”,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发展日间照料中心,推动养老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和统一登记管理,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112家(处),养老床位8960张。
一、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推动养老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
创新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依托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小型分散、就近就便、服务多样的为老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提供“足不出社区、服务家庭化”为老服务项目。目前,全市共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余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饮食、休闲、健身、娱乐服务。二是以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引领我市社区养老发展。在银钟里社区、塔寺社区、滨江社区建成示范性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新建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采用适老化、人性化设计,设有托养床位、助老食堂、助浴室、康复理疗室、健康小屋、手工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健身房、老年大学等。
二、以互联网+智慧养老,实现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
为提升我市智能化养老服务水平,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以信息化养老终端采集数据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手段建立系统服务与互动平台,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依托12349公益热线,为老年人和广大居民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 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紧急救助、中介服务等10大类百余项服务,满足老年人在安全看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亲情关爱等方面的养老需求。同时,免费向城区老年人发放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通过通讯模块可与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手机app交互信息,实现信息平台+APP双模式对设备监控和管理,有效提升了社区居家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三、认真做好住宅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的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机制,提升工作保障。出台了《滕州市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的建设、移交与管理实施细则》,要求配套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与住宅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并移交给民政部门统一运营管理。二是强化部门联动,明确移交程序。强化与规划、住建部门的协商,列出在建住宅小区养老用房清单。三是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多方共赢。为让移交的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充分发挥其功能。通过公开招标,将移交的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以无偿提供方式,吸引有经验、有实力的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参与运营。确保建成一处小区、移交一处配套养老服务用房、运营一个日间照料中心。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养老事业发展新要求,继续推动养老服务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市场运营为支撑、专业服务为保障、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京沪高铁沿线养老集散中心,推进老年幸福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感谢您们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