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419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3年11月1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11月15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63号提案的办理情况(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63号提案的办理情况(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
尊敬的朱鹏燕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您所提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对今后养老事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结合我局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市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养老服务发展的“痛点”,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养老新模式,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水平。市民政局出台《滕州市志愿服务行动指南》,将志愿服务与老年人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有效衔接,聚焦“一老一小”两个特殊群体,持续深化“金晖助老 ”“牵手关爱”两项行动,成立“滕爱您”“善待您”“凫助您”等为老公益志愿服务队167支,组织3600余名志愿者结对帮扶特殊困难老年人;招录社区工作者800名,累计进行养老知识培训36场次、4630人次;引导在校学生开展为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服务老人达53000多人次。
弘扬近邻志愿服务精神,推动为老志愿服务与专业养老服务互相补充、协同发展,通过政策设计,探索构建具有滕州特色的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一、持续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以社区为主体,依托社区综合活动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为老志愿服务驿站,委托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组织运营,组建居民近邻互助团队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团队两支队伍,根据特长登记造册,不断发展壮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实现需求、服务、奖励回馈有序循环。例如:在官桥镇倪楼村,开设为老志愿服务驿站,逐步将社区老年人汇聚到驿站,形成5分钟互助养老服务圈。目前共有135人申领“积分存折”,换取积分共计1万多分。积分可到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用品等实物。在柴胡店镇第一敬老院开设为老志愿服务驿站,目前已组建38个互助团,发动近邻志愿者500多人参与,年约帮扶、参与活动1.3万人次。有效激发居民参与互助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近邻养老服务生态链。
二、志愿服务、养老护理员等人才激励。
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定期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省级、枣庄市级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等,对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授予“滕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建立从业人员褒扬机制,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继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滕州和谐使者”选拔工作。对在养老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培育为老志愿服务队伍。
扶持培育各类为老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各类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在校生志愿服务和暑期实践、相关专业技能学生社会实习、社会爱心人士志愿服务等,与老年人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有效对接。支持开展面向老年人的慈善捐赠、慈善信托等慈善公益活动。将为老志愿服务纳入信用体系,试点推广“时间银行”,实行“订单式”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陪伴聊天、陪同购物、陪同就医、服务缴费、法律援助、智能设备培训等服务,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回馈、激励与评价机制,提升志愿服务的持续性、规范性与有效性。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养老事业发展新要求,继续推动养老服务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市场运营为支撑、专业服务为保障、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京沪高铁沿线养老集散中心,推进老年幸福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感谢您们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