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5659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19年06月2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9年06月20日
- 标 题:2019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22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促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22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促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黄岩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注和重视!您的“关于促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省、枣庄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居家养老构架已初步搭建,建成并成功托管运营了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到30处,其中示范性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中心2处。
一、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市政府相继出台《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分工的通知》、《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二、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化集约发展,我们以城区为重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设有话务中心、指挥调度中心、网格化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子女远程关爱平台、健康大数据交换平台、社区居民服务APP等六个模块,设有8个坐席。该平台建设旨在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整合社会资源,依托12349公益热线,为老年人和广大居民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 包括信息咨询、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装修维修、教育培训、购物物流、紧急救助、中介服务等10大类百余项服务。该平台具备五大特点,一是诉求受理多渠道:平台针对我们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无法使用手机的功能障碍人群提供主动上门服务。二是服务商家淘汰制:对于进驻平台的商户进行严格审核。热线服务人员随时跟踪订单状态,及时对服务质量进行回访评价。三是公益组织全联动:平台有效整合了当地的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实现了“四社联动”,更加适合老年人使用。四是质量监管信息化: 通过养老服务卡、手机和服务人员App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全过程的服务留痕和质量监管。五是业务功能可扩展:平台本着开放性原则,预置了标准的开放接口,可随时进行功能扩展。平台自运营以来,共采集老年人信息4万余条,整合服务商家500余家,较好的解决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
三、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我们按照“互联网+社区”、“互联网+养老”模式,在银钟里社区和塔寺中央城小区建设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采用适老化、人性化设计,设有托养床位、助老食堂、助浴室、康复理疗室、手工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老年大学等,满足了老年人吃、住、娱、康、养、护等全方位需求。
四、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培训工作。一是抓好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我们在参加省市统一培训的基础上,采取专题培训等形式对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特别是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提升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家庭养老护理员培训,提高居家失能老人家庭成员护理能力。邀请专业教师,在全市开展了“福彩关爱老年人、护理知识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现场讲解老年人护理知识,普及老年人护理常识,提高了居家失能老人家庭成员护理能力。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开展活动60场次,受益人数达300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根据您的建议,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要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用房纳入公建配套实施方案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已建住宅小区没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用房的,逐步补建或利用闲置的设施改建。二是加强宣传,积极开展有关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的宣传,让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全面的认识。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积极协调有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全面提高我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继续做好家庭养老护理员培训。四是倡导多种形式的助老志愿活动和老年互助活动,动员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工程。五是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养老”的模式,整合周边社会资源,为老年人和广大居民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 包括信息咨询、生活照料、送餐助餐、医疗保健、家政服务、装修维修、教育培训、购物物流、紧急救助、中介服务等,以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同时整合当地的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实现了“四社联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项目。六是培育一批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空巢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托养服务,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法律援助等定制的上门照料服务。同时,整合现有社区医疗资源,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提高基层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满足我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养,提高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恳请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谢谢!
特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