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5216
  • 主题分类:滕州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19年06月0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9年06月06日
  • 标  题:2019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第7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对我市养老行业扶持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度滕州市民政局关于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第7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对我市养老行业扶持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省、枣庄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各类社会养老床位不断提升,社会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市有规模养老服务机构18家,养老床位6500余张。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规模社会养老服务机构3家,设计养老床位2000余张。

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我市坚持培育建设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一是制定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近年来,市政府相继出台《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分工的通知》、《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积极探索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有效途径。二是加强运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养老服务规范化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我们下发《滕州市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方案》,组织民政、消防、卫生等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安全大检查,确保为老年人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完善扶持政策,激发养老服务业发展后劲。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激发养老服务业发展活力。在用地方面,将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用地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用地,以划拨用地方式供地;工业企业转型为其他用地的,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在资金方面,发展服务业的资金重点向养老服务业倾斜;引导慈善捐赠资金投向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设施。

三、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长处。我们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是依托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居家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依托社区(村居)创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小型分散、就近就便、服务多样的为老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提供“足不出社区(村居)、服务家庭化”的为老服务项目。目前,全市共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处,可托管老人1000余名,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饮食、休闲、健身、娱乐服务。二是积极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我们全力聚焦城区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由话务中心、指挥调度中心、网格化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子女远程关爱平台、健康大数据交换平台、社区居民服务APP等六个模块组成,较好的解决了我市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

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群众参与,互助服务”的原则,由村集体利用闲置的房屋、学校,新建、改建农村幸福院项目80处,设有床位1000余张,服务辖区老年人4000余人,为农村老年人初步搭建起了养老服务平台。幸福院提供给老年人休息、娱乐、饮食等基本的日间照料服务。农村老年人不仅得到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方面也得到慰藉。

五、老年人权益保障得到进一步落实。我们坚持民生为本,不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将低保老年人分类施保、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统筹合并,建立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对60-79岁、80-89岁、90-99周岁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补助80元、100元、200元。在此基础上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能力等级为2-3(《老年人能力评估》(MZ-T001-2013)评定标准)的,以及智力、精神和肢体重度残疾的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80元。

六、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培训工作。一是抓好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我们在参加省市统一培训的基础上,采取专题培训等形式对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特别是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提升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家庭养老护理员培训,提高居家失能老人家庭成员护理能力。邀请专业教师,在全市开展了“福彩关爱老年人、护理知识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现场讲解老年人护理知识,普及老年人护理常识,提高了居家失能老人家庭成员护理能力。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开展活动60场次,受益人数达300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根据您们的建议,配合卫健部门做好医养结合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会同规划部门抓紧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长期规划。规划建设适合不同需求的养老机构。推进生态养老、休闲养老等不同档次、不同类别养老服务机构的设立,满足不同层次社会老年人的需求。二是加大农村幸福院的建设力度,强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闲置房屋、设施建设农村幸福院,让农村老年人有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的养老场所。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积极协调有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全面提高我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继续做好家庭养老护理员培训。四是积极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大对农村敬老院的改造力度,通过改善提升敬老院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切实解决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无人照料、寂寞孤独等日常生活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满足我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养,提高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恳请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谢谢!

特此回复。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