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2589
- 主题分类:枣庄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7月0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7月04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5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机床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5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机床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机床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的建议(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52号提案)”,立足我市机床产业现状,分析了产业面临的问题,从政策引导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对指导我市机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市科技局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提升我市企业质态。
一、基本情况
滕州机床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成立了鲁南机床厂、鲁南水泵厂和滕州农机修造厂等企业,依托这些企业,滕州机床集聚了良好的机床产业基础及技术、人员和市场优势。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产品实现了从生产小型钻铣床、摇臂钻床到研发生产高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的转型升级。拥有威达重工、山森数控、三合机械、北一科技、大汉智能等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森数控、三合机械、大汉智能等8家省级瞪羚企业,华数智能、威力重工、华颂北理等89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海特数控等高新技术企业99家。先后获得全国唯一的“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科技惠企政策知晓度。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及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沟通商议解决办法。深入宣传各级科技创新及人才支持政策,发放《科技政策汇编》《科技政策解读》、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解读、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说明,使企业进一步了解掌握政策享受条件、各级科技计划类别及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程序。
二是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指导培育力度。带领专家“一对一”上门服务,指导企业进行入库评价。同时,筛选一批企业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对象,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范财务管理。
三是积极落实科技惠企政策。积极配合企业申请“科创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等政策的办理。实行线上预审,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即来即办,缩短办理时间,提高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链条有待完善。滕州机床产业功能部件及机械零配件的自给率低,铸造件产能严重不足,零部件外协依存度高,数控系统、主轴、刀库、导轨、丝杠、齿轮等核心功能部件90%来自国外或台湾、上海、广东等地区。与大多国内机床企业一样,滕州机床以主机生产为主,主机强、核心功能部件弱,重主机、轻功能部件的发展格局非常明显。
二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滕州规模以上机床企业没有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80%的企业年产值在100万到2000万元之间。没有大企业带动整合本地区机床产业良性发展,造成市场细分不够、营销秩序不良、抵御风险能力差等现象。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滕州机床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做精做强做大事的闯劲,“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现象普遍,研发投入少,自主创新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优化沿链招商方式。把“以企引企”作为“沿链招商”的重要方式和路径,依托威达重工、普鲁特机床等链主企业,以项目为依托,以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墨子科创园、鲁班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精密铸造产业园、滕阳智能制造产业园“四大园区”建设,形成产业发展新高地。
二是提升企业队伍建设。通过座谈会、政策宣传等措施来激发企业家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和商业模式,不断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通过管理培训、人才引进和职业发展等措施来帮助企业培育专业人才,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促使其向高端市场和高端产业转移。
三是提高企业科研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建设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增强企业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