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63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5月2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5月26日
- 标 题:2022年度滕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4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2年度滕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4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盖琳、张洪旭委员:
自收到“关于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47号)以来,市科技局立足我市企业现状,分析了我市企业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从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对接、建立我市的协同创新队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帮助申报省研发费用财政补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对指导我市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战略部署,聚焦“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攻坚突破”,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招引、产学研合作等重点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2021年我市被评为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在2020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中,位列科技创新百强县第30名。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加大高企培育力度,以高企培育带动高新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了全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筛选66家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靠上服务、精准指导,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总数达到1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实现重大突破,完成入库评价206家,是2020年的近两倍;新认定枣庄市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落实企业研发补助和省市级平台补助1534万元,协助39家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贷3.897亿元,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26%。
二是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支持企业通过自建、联建等形式,建立高层次研发机构,各类创新平台载体蓬勃发展。新认定枣庄市重点实验室10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众创空间3家。新认定省级创新平台2家,分别是山东德萨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新型研发机构,山东恒瑞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东北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高波,成功创建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枣庄北航机床研究院被评为省优秀新型研发机构,获奖励资金100万元。
三是招才引智工作亮点纷呈。充分发挥科技部门联系人才、服务人才的优势,积极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引进外国专家1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名。征集了5项科技人才“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全部列入枣庄市项目榜单并对外放榜。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1名,是枣庄市年度获评的2个国家级人才之一,实现了我市国家级人才的重大突破,入选省级人才计划1人,由滕州市科技局推荐入选的枣庄英才9人、滕州英才6人,分别占全市认定总数的3/4、2/3。
四是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组织校企合作交流20余次,先后邀请中国林科院、天津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来滕,和联泓新科、北一工业、建工集团等企业精准对接;组织大川重工、普鲁特机床等企业赴中科院、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市政府与山东科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山东建筑大学原校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靳奉祥,东北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高波院士到我市考察,与企业对接合作。加强和济南大学、枣庄学院等高校对接,选聘9名“科技副总”来我市企业任职。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着力加快优势产业创新步伐。围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重点,引导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集中资源、重点攻坚,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力争争取省市重点科技计划等上级科技项目10项以上。
二是着力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和指导服务,培植壮大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队伍。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强化跟踪辅导,力争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坚持扶优培强,强化示范带动,重点支持鲁南化工、联泓新科、威达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快速成长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是着力抓好产学研联合创新。深化加强和中科院、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南方科大、山东科大等高校院所合作,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校地“面对面”交流活动,每年组织百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创新团队“点对点”精准对接,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强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全力抓好招才引智工作,创新引进形式,加快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继续举办好院士专家滕州行等对接活动,让更多高端人才走进滕州、了解滕州、服务滕州。
四是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滕州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德萨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突破一批产业技术难题,落地转化一批高科技成果,力争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在滕州落地。支持鲁南化工、中材锂膜、惠众电商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墨子科创园等一批建设水平较高、运营较成熟、创新成效显著的平台,切实发挥好其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功能,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载体,力争新认定省级以上科技平台2家以上。
欢迎你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十分感谢你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