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071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8月0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08月09日
- 标 题:2021年度滕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00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壮大实体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滕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00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壮大实体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陈凡国委员:
您提出的《壮大实体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已收悉,该提案立足我市实际,分析了我市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市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打造京沪廊道先进制造业强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此,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立足部门职能,围绕加强科技驱动,提升企业创新力,认真研究相关工作措施如下:
一、聚焦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重点领域创新步伐。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瞄准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组织从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协同创新。引导鼓励企业申报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突破,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全年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80项,争取枣庄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力争达到20项以上。
二、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打造科技企业发展全链条。开展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全力打造“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领军企业”的发展链条。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核心业务,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培育壮大一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队伍,截至目前,今年已有82家企业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优化培育入库标准,对入库企业,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格局。今年以来,先后召开3次高企申报专题培训会,将65家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养对象,并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强与税务局、镇街对接,及时发现解决高企申报存在的问题,做好汇报沟通协调,为高企申报提供全程高效服务。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坚持扶优培强,强化示范带动,不断培植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骨干高科技企业,重点支持联泓新材料、鲁南化工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聚焦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产学研联合创新。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和中科院、华中科技、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强化对接协调,积极牵线搭桥,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校地“手牵手”、“面对面”交流活动,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今年以来,先后邀请东旭集团、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中科院科技产业网络联盟、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及院所来滕考察,并组织人员赴西安、郑州、南京、青岛、苏州等地开展双招双引,积极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寻求产学研合作。全力抓好招才引智工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招才引智重点,精准对接高校院所,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继续举办好院士专家滕州行等人才对接活动,让更多高端人才走进滕州、了解滕州、服务滕州。
四、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多层次平台体系。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产业技术平台建设。支持北理工鲁南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加快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支持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滕州分中心加快发展,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积极建设机械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滕州实验室,力争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在滕州落地。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鼓励企业积极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企业集团及高层次人才团队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等各类高层次创新平台,健全完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功能,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今年以来,新增枣庄市重点实验室10家,枣庄市新型研发机构3家,组织申报省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3家。
欢迎你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十分感谢你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