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3290
- 主题分类:教育基本情况及统计数据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9月2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9月23日
- 标 题:2024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一、聚力优化供给、提质升级,教育布局持续优化。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市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调整到880元、1100元,成为全省较高的县市区之一。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连续17年把学校建设列入政府“惠民实事”,13处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扎实推进,陶山路学校、贾庄学校新建等5处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学位9000个,妥善化解小学入学次高峰难题。“强镇筑基”“强校扩优”行动成效显著,实现省和枣庄市级试点镇全覆盖,其中省级试点镇3个,撤并小规模学校8处,优化师资100余人;建成联盟学校73对,其中与蓬莱市建立联盟学校8对。撤并小规模学校8处,开通“亲情校车”92部,服务学生近7000人。建成市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中心和智慧教育数字化基座,培养第一批首席信息官170名,顺利通过省智慧教育示范区验收。
二、聚力优质均衡、特色多元,各类教育协调并进。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4.5%,普惠率达88.9%,公办率达71.9%,成功创建省级科学保教引领示范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继续保持领先位次,小学读写育人、小学教学质量抽测等经验在枣庄推广。今年夏季高考文化课本科一段线上线4866人,同比增加403人;各类本科上线7469人,同比增加263人。滕州三中、滕州五中分别获评省级特色高中、省级学科基地;市竞技体校被确定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枣庄工程技师学院项目加快推进;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成功申报7个贯通本科专业,专升本过线人数682人,中职学校本科过线227人,均创历史新高。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教学评价牵引行动,举办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改革专家报告会,完成中小学学科核心素养监测,举行“送教助研”活动40余场次;成功承办了省基础教育增值性评价实践探索现场研讨会,得到与会省厅领导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
三、聚力改革赋能、铸魂强师,队伍建设更加强化。深化教师队伍改革,今年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43人,其中校园直招11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04人、中小学党务工作者12人、公费师范生安置56人、人才回引54人。“三名工程”扎实有效推进,拟定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名优人才培育力度,举办小学校长领导力、初中骨干班主任等3个高级研修班,教师节期间评选表扬先进典型608名,获评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省优秀教师4人、齐鲁最美教师团队1个,成为全省获得同类奖项最多的县市区,同时获评省特级教师2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人、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获批第二批省学校思政“金课”立项课程1个。持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宣誓、巡回宣讲、案例警示等活动,划定底线和红线,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受理台账,做到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实必究。
四、聚力五育融合、铸魂育人,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经验做法在《山东教育报》推介。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有序开展“家长学校”等公益讲堂活动,姜屯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获评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双减”政策落细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格布置作业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进一步规范。在全省率先实施小初高贯通式培养,信息技术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铜牌1枚、全国一等奖1人。“六声”教育全面推进,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市级各类赛事280余场次、校级赛事1200余场次,参与学生18万余人次。读写育人成效显著,全市获得国家级作文征文大赛省一等奖以上97人,其中滕州一中李睿妮荣获“叶圣陶杯”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一中辩论社荣获2023华语辩论世界杯高中组季军。今年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得国家级以上金牌6枚,省级金牌1枚;在省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啦啦操比赛中,我市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6个。新增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排球、篮球特色学校增至39处。
五、聚力惠民利民、守牢底线,保障服务日臻完善。深化教育惠民改革,全面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参与学生超过19万人;推行义务教育招生“一网通办”,实现了群众入学“零证明、零跑腿、掌上办”。“小切口”专项整治扎实有效,实施校长教师家长陪餐制度,380处校园食堂全部实现学校自主经营,搭建公益性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平台,加入平台学校245所,确保学生吃得安全、健康、营养。组织责任督学开展“每月一主题”挂牌专项督导,高频次开展督导检查。扎实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下发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制》两个文件,成立市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诊治中心及公益咨询平台;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创建山东家长大学滕州分校。上半年,发放春季学期各类助学金(生活补助)1758.47万元,2958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免除春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保教费)1981.8万元,13714名学生受益。深入开展消防、交通、网络、防欺凌等专项整治,以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开展专题培训120余场次,开展应急演练1100余场次。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以赴扬优势、锻长板、强弱项、增动能,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滕州教育,把“善城善教、学在滕州”品牌擦得更亮,为加快推进“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建设贡献更大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