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2523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7月1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7月19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5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5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的建议)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您的提案:“ 关于进一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的建议 ”的提案很好,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我们表示赞同和感谢。现将意见汇总答复如下:
家庭教育是关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教体局坚持不断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形成了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以家庭教育为抓手,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以提高家长素质为大目标,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预期的积极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家庭教育组织网络
调整充实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暨校外教育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在此基础上,各学校的关工委、家长学校和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组成人员也相应做了充实调整,使家庭教育工作的队伍更加壮大,人员更加精干,实现了家长学校组织建设的全覆盖。具体有:一是“学校家长学校”的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以在职教师为主、退休教师为辅,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教育队伍。二是“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以社区、村居为单位组建了社区家长学校,其教育队伍以退休教师为主、在职教师和社区有关人员为辅,每年对社区内的学生(幼儿园到高中)家长,结合社区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三是“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等网络资源,开辟“家校直通车”、“家校平台”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开放,弥补家长在规定时间无法到校学习的不足。通过多途径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的家庭教育网络,实现了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全覆盖。
二、完善家庭教育管理制度
各中小学均建立健全了家委会、家校联谊工作制度,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工作规范和管理依据,普遍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教师家访制度”、“开放日制度”、“家长学校校长接待日制度”等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家长学校和校外教育工作的规范运行,减少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此外为保证家庭教育的有序开展,我们还坚持将家庭教育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之中,做到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总结、同步奖惩的“五同步”要求。加大督导和检查力度,定期组织专项工作检查,还坚持做到检查工作必查家庭教育工作,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家庭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运行机制。
三、优化家庭教育教师队伍
师为教之本。教师是开展家庭教育并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我局专门组建成立了一支家长学校暨校外教育讲师团骨干辅导员队伍,成员有市关工委老领导、有司法局、公安局、社区街道的专家领导,有离退休老教师,有在职年轻优秀教师,有优秀家长代表等20多人共同组成,他们主要负责巡回宣讲和对各家长学校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各家长学校的教师采取专兼并举,并坚持把好“三关”:一是“进口关”。凡进入家长学校的老师都必须经过一定的专题培训和专门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家长学校从事家庭教育培训活动。二是“培训关”。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聘请的退休教师和社会各界专业人士,都必须经过专业专题培训。我们聘请心理学的专家教授开展教育理论培训,并通过新老结对、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家教论文交流评比活动等形式,确保家庭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充分提高。三是“考核关”。凡家庭教育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后,还要经过严格考核、合格达标后才能上岗任教。
四、强化家庭教育保障
市里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各学校都相应建立了家委会办公室等必要的办公设施,为家庭教育工作地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条件。
总之,我市家教工作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家教知识讲座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参与家教工作研究的同志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工作还不够深入等等,我们将继续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家教工作的水平和实效,甘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