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249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7月1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7月18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1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1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您的提案:“关于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很好,现答复如下: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一直以来,市教育和体育局十分重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
一、研训合一,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基地、班主任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实施人文素养提升工程,鼓励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等方式,培育、发掘一批优秀教师队伍。
二是强化学科教育渗透。学校学科课程全覆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学科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深化学科课程规划。学校积极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规划,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各类研究和实践活动,鼓励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如姜屯中学的善文化教育、墨子中学的墨学研究、木石中学的鲁班文化研究。
二、创新形式,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
一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将经典诵读纳入全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在全市中小学推广早间课前诵读和每周1次集体诵读。开展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创建评选活动,4所学校入选枣庄市特色学校,1所学校入选山东省特色学校。二是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彰显节日文化魅力。充分挖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发挥好民族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组织学生参观少年宫、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等教育活动。三是大力开展礼仪教育,培养知礼守礼好习惯。努力把文明礼仪规范落实到师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全市中小学积极营造学礼、知礼、重礼、守礼的良好氛围。四是不断加强民俗教育,提高民族文化认同度。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柳琴剧团“戏曲进校园”活动,将经典柳琴剧目送进校园。实验小学举办校园戏曲艺术节,11所学校将“柳琴戏”纳入学校“特色社团”。引导中小学生了解非遗文化,增强对中华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建立网络,形成家校社教育育人合力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注重和各类宣传媒体的联系,及时将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上答复妥否,希望您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