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131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23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打造滕州职业教育名牌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23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打造滕州职业教育名牌的建议)

尊敬的李瑞芹委员

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打造滕州职业教育名牌的建议悉。感谢您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进行了细致调研和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两级市委市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举措相继落实落地,走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枣庄路径”“滕州特色”。与此同时,正如您提案中所说,我市职业教育也存在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水平发展不平衡,专业设置重复、办学优势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枣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对接枣庄“6+3”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滕州“化机锂医数”5个主导产业,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需求,开设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协同共振和优胜劣汰的专业发展机制;大力支持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智能建造和智慧康养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二、构建“精品”金课生态系统。深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基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企业特色”模块化课程体系,把“应用多少岗位情境、教会学生多少技能”作为课程教学考核重要指标。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企业典型案例,探索校企共建模块化课程教学。持续加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更新,以“数字+”全面改造升级传统课程,争取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更大成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配套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积极建设建设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争取全国教材奖。

三、招聘引进大师名匠高水平人才。在职业院校落实教师准入制度和最新招聘政策,专业教师原则上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总结提炼企业“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大师工作站模式,探索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从企业行业等选聘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产业兼职教授,在优质合作企业设置访问工程师、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等,落实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规范并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加大财政部门支持,核拨兼职教师财政经费。

四、实施教师多元培养培训评价。发挥职业院校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跨专业融合型团队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培育一批德技兼备的名师和创新团队。研究落实《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教师厅〔2022〕2号)和山东“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实施办法,突出“真操实练”,建设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立项实施省级“技能大师”领航计划,按照“政校企共建、周期式培养、师徒制管理”方式,培养高技能教师。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抓实岗前培训、专业技能、企业实践等培训。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改革。

五、深化校企紧密合作。对照落实《山东省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鲁教高发〔2022〕1号),规范和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现代产业学院和现场工程师学院建设。健全“专业共建、师资互补、产学创新、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总结提炼现代学徒制探索经验,积极参与“山东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扎实推进山东智能建造等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筹划成立矿山类省级职教集团积极培育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探索推进“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培养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教学改革;实施“目标分层、教学分段、内容分类”个性化培养;坚持“实训导向”,实行“校企双元、岗课融合、实境育人、分阶递进”双元培养;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依托“3+2”专本贯通培养模式,探索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大学开展四年制联合培养。争取中职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案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进一步强化学生实习管理,严格落实1个“严禁”底线和27个“不得”红线。

七、提级实习实训基地。继续支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争取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实行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科学管理、规范考核,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支持学校特色实训室建设,进一步提升重点专业群实训设施设备装配水平。坚持实训设施设备使用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训产研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指导。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