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105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5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5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
张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进行了细致调研和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我市职业学院坚持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以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形式,让学生能够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一、日常生活劳动
学院重点开展了收纳整理、家务劳动、“双碳”教育、生活事务管理四个任务群。针对入学后新生个人物品收纳整理较弱的情况,学院专门安排军训教官、辅导员对新生物品收纳和整理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含个人物品的排放、床铺整理、被子叠放等方面的技巧;同时,学校定期开展宿舍内务检查,帮助新生养成随时收纳个人物品的习惯。
定期开展文明教室评比活动。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教室进行美化和装饰;为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利用每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教室和宿舍卫生大扫除活动。并由学管老师及学生会干事组成检查小组,对大扫除情况进行打分,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形成绿色消费与低碳环保的校园风尚,学院开展“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职业院校大学生碳足迹”调查问卷、制作“绿色低碳”主题宣传海报、组织打卡垃圾分类等活动,普及“双碳”知识,加强学生的低碳环保观念及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节约习惯。
为提升学生的个人仪容、仪表,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学院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如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幼儿教师礼仪》、护理和助产等专业开设的《护理礼仪》、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民航服务礼仪》等。课程内容包含公共场合和职场的社交礼仪,个人的仪容仪表等内容。系统的个人形象管理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个人自信,满足学生未来的职场社交需求。
二、生产劳动
学院一直致力于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的课堂教育。按照上级要求,在各专业开设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32学时,2学分。并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法规、劳动安全等内容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受到劳动教育。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各专业根据目标岗位的需求,选择考取相应的证书。2021-2022学年,学院组织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1个,1591名学生获取证书。参加“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4个,1150名学生参加试点,1084名学生获取证书,证书的通过率94.2%。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04人。
为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学院严格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实习方案,施行“双规并进”,严格实习过程管理。近三年实习专业对口率100%。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各专业均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融资、合同法律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2021年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蔡嘉辉同学团队的厨卫防污纳米涂层项目获得铜奖。同年,在山东省大学生环境艺术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上,王世杰同学团队的作品茶轩阁获得一等奖。
三、服务性劳动
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院组织“乡村振兴路,青年勇担当”的三下乡活动。为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感受中医药,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学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传承创新系列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学院劳动教育重要载体。学院积极组织在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包含秩序维护、防疫抗灾支援、城市卫生等内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又获得社会上的一致好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大力培养劳育师资,发挥辅导员在劳动育人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家校劳动共育”机制,依据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开展与学生家庭的互动。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