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0101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4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设立学校心理教师职位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4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设立学校心理教师职位的建议)
王亚莉、徐红静、陈莉莉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您的提案:“关于设立学校心理教师职位的建议”的提案很好,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我们表示赞同和感谢。现将意见汇总答复如下:
为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做好疫情开学后的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开学后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实施方案,各学校积极配合,准备充分。
一、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近几年,市教体局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设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所有心理咨询室进行了统一配备,全部达标。咨询室均能定期开放,对学生公布开放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咨询服务。
二是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市中小学共有479人获得心理健康咨询师资格,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792人。形成了多层次、共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三是建立了学校、级部、班级(宿舍)三级(四级)监护网络,大大提升了心理防护能力。
四是开设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融合。依规开课,建立督查机制,上足课时,上好课程。建立与体育、美育、劳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在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体验。结合线上教学的实际,开展好“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排查,建立工作台账。
五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疫情期间,开展“用“心”战疫”线上主题班会,《心理辅导团队的护“心”行动》,《家校携手“疫”路成长——致家长一封信》等活动。
近期,教育部及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又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心理健康筛查、发现上报、转介等工作重点,结合王亚莉委员的建议,我们下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设立学校心理教师职位。市教体局将根据学校师生比设置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岗位,较大规模的增加心理教师,增强心理教师岗位,并扩大咨询工作面,切实做好疫情给孩子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步入健康、积极、阳光的学习生活,做一个乐观向上的新时代青少年。
为了促使学校真正落实此项工作,市教体局将制定相关的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建设,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千分制考核之中。一是岗位设置是否达标,师生比例是否真正达标;二是加强日常咨询工作管理,定期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开展巡查,将咨询过程性材料纳入量化;三是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有专业咨询师接听并解答相关咨询问题,同时做好电话沟通和疏导工作;四是市教体局期末对学校开展情况进行反馈。真正引导学校将心理咨询工作深入开展,做好监督监管工作。
二、优化教师心理咨询队伍。协调卫健部门,一是加强对原有心理教师资格教师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咨询能力,同时做好咨询师的调研工作,加强之间的研讨交流工作,形成咨询合力,让有经验的咨询师起到辐射带头作用,弥补部分咨询师的咨询短板,增强心理咨询技能。
三、持续加强对心理教师师资培训。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培训投资,增加心理教师队伍。组织学校有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较强的教师参加心理教师专业培训,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后,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咨询能力。
二是依靠专家团队,或者通过购买网上课程,以及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教体系统心理危机干预师资。实施层级培训,基本实现校校配备“有资质的心理教师”“有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救援人员”,依据学校规模建立适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队伍。
四、科学组织筛查,全面建立工作台账。一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排查。继续推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尤其是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加大筛查力度;同时针对面临疫情、考试等多重压力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定期组织、细致科学地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特殊学生台账;根据筛查评估结果,按照“一人一策”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做好特定学生的转介。
二是科学组织筛查。全市各学校结合学段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科学使用测评量表,多维度全方面的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评。部分学校还利用微信小程序对家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在保护隐私的基础上,更全面广泛的了解师生和家长的心理状况,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危机知识科普。通过各类讲座、团体辅导、主题班会、宣传栏、板报、标语、手抄报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氛围;运用主题班队会、线上家长会、学校广播站、升旗仪式等方式广泛宣传心理危机知识,开展相关专家讲座,做好日常心理咨询和谈话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置,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培养良好品格和优良心理素质。
以上答复妥否,希望您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