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009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9月04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0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中小学本地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10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中小学本地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黄岩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您的提案:关于加强中小学本地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很好,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我们表示赞同和感谢。现将意见汇总答复如下:

一、关于教师专业化的情况

本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首要问题是要有好的教师、专业的教师、优秀的教师。为此,市教体局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综合考虑现有编制、岗位、校情等诸多因素,一方面,积极组织校内语文教师兼职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实施,尤其是对地方文化有浓厚兴趣和教育情怀的教师,为其创造最佳条件,使他们挑起了滕州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旗。另一方面,与各类社会文化组织或协会合作,采用引进专家进校园形式进行传统文化宣讲培训,3月28日,山东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融合”教师培训班在我市至善中学开班,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宣部思想政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哲学博士程光泉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侯静雯分别作了《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和《传统文化如何与语文教学融合》两场报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进”我市学校教育,与学科相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也为我市传统文化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关于地方教材编写的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中小学基于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研发并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龙阳学区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使校本课程落地实施。建设了青少年食育实践、防溺水教育、中药材种植(中医管)、科技、国防教育和廉洁教育等六大基地,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积极开展一校一品建设活动,打造了一百个精品社团,内容涵盖书法、朗诵、创客、足球、舞龙、舞狮、高跷、腰鼓、秧歌、花船等民间传统艺术。

中小学校合理设置并用好用足校本课时,使系列化校本课程真正走进校园,入耳入心。实验小学的《松枝鸟》、第二实验小学的《柳琴戏》和《滕州菜煎饼》、第三实验小学和北辛街道中心小学的《陶艺》、墨子中学的《墨子》、界河镇中小学的《鲁班传说》和《土豆》、东郭镇中小学的《莲青文化》、官桥镇中小学的《文化官桥》、张汪镇中小学的《古薛文化》、滨湖镇中小学的《和美乡情》,木石镇中小学的《墨子文化》,羊庄镇中小学的《小三峡的传说》和《庄里水库》、东沙河中学的《高铁文化》和《岗上文化》、一中的《墨子散文选读》、三中和第四实验小学英才校区的《国防》、五中和北辛中学的《北辛文化》等校本课程使学生得到浓厚的滕州特色文化的滋润和熏陶。

我市还将《滕州史话》(李广星 著)、《鲁班传说》(王中 著)列入中小学选读教材。市政协编撰的滕州文化读本系列《滕州民谣》、《墨班聖迹》、《诗文集锦》、《滕州名人》、《保衞滕縣》、《文物荟萃》、《善國名胜》、《滕州民俗》、《古滕春秋》、《民间故事》,以及王学典主编的《滕州读本》等地域化教材详实地展现了滕州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满足了我市学生研究滕州文化的需要,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标。

三、关于宣传教育的情况

作为“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源,充分利用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汉画像石馆等博物馆群,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座、家风家训等各种传统文化主题讲座、主题班会、课外实践等活动,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日常教学与课程评价、学业素养考核之列,让本地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使之成为自觉传承滕州文化的小主人,为建设“文化滕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关于多种方式学习继承的情况

1.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在激趣诱思中学习。滨江花苑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二月二舞龙、炒料豆、理发、吃龙须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本土,感受传统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和节日的特有魅力。洪绪镇属学校开设“四点半课堂,每周两次对学生进行家风家训、书画、书法、诵读等教育活动,有效弘扬传统文化。

2.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在体验中感悟文化魅力。实验小学通过设立“课外学堂”社会实践基地,充分挖掘当地“一塔六馆”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墨子纪念馆观看“墨学研究”资料,体验水“浮力原理”,体验由墨子十进位制为基础发明的算盘,观看“鲁班井”,观看木匠工具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了解传统文化,从小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挖掘本地智力资源,坚定本地文化自信。本地作家马西良开设了本土历史文化专题讲座毛遂自荐、墨守成规、龙岭晴云、微湖夜月、文公古台、趵突跳珠、谷翠双峰、池莲四面、真仙灵柏、浮屠峙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滕州地理位置、历史名人事迹、文物风景、交通发展等方面的本土文化,以及古滕善国独特的“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墨家文化中“兼爱非攻”思想的真正内涵。

此外,市教体局充分利用新近成立的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滕国印迹、雕刻天地、剪镂五彩、非遗保护等校外综合教育,全力打造全龄化的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

以上答复妥否,希望您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