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3704810032/2022-00171
  • 主题分类:教育基本情况及统计数据
  • 发布机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2年12月0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12月02日
  • 标  题:2022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 效力状态:有效

2022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2022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滕州市教体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先后荣获全国“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山东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推动全市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向好、健康发展。

高擎思想之旗,压责任、显担当,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组织制订基层党建“三张清单”,开展集中督导和“回头看”,深化“学校党建提升年”活动,健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授牌五星级党支部52个,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63名、党员58名,组织262名党组织书记参加网络示范培训。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 创新聚力当先锋”教育活动,统筹抓好“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工作。启动《中小学校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建突破项目,开展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能力作风“五比五看”活动,疫情防控、线上教学等战“疫”一线涌现出大批堡垒先锋,事迹被《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报》报道,滕州一中抗疫励志歌曲登上央视频。

聚焦优质公平,强投入、重布局,夯实均衡发展新基础。全面落实临时代课教师工资,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处,北辛路学校初中部、一中扩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新建塑胶运动场地18处,维修改造校舍设施65处;建设教师周转房115套。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汽车综合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主体建设任务已完成,学院医护楼投入使用;滕州善国职业学校实训大楼即将完工投入使用。高质量完成小规模学校撤并33处,释放师资力量500余名。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建成智慧校园18所、创客教育联盟学校36所;八年级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人机对话测试位居全省前列。

深耕育人理念,创品牌、增亮点,教育品质实现新突破。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入推进省游戏活动实验区建设,共摸排居住区配套园57处,其中办成公办园8处,普惠性民办园41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选省第二批试点镇2个、枣庄市试点镇6个,创建新优质学校38处、联盟学校36对,设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16个、融合发展体13个。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今年高考全省前50名有2人,前100名有5人,考入清北8人,文化课本科上线人数突破4000人大关,各类本科总上线人数突破7000人大关,滕州一中获评首批省级学科基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专升本543人,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各1个,构建“训产研创”实践教学体系6个,探索建立合作机制5个。

助力专业发展,树师德、锤师能,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组织省市各级劳动模范赴多所学校宣讲,组建师德宣讲团,助力“双减一规范”。分层分类做好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开展“乡村振兴·送教助研”活动80余次,高中开展跨校研讨9次,18名教师参加全省优质课评选复赛,136人被评为枣庄市教学能手,评出30名学科带头人。成立联研共同体12个,名师工作室328个。“县管校聘、分级聘任”改革措施落地落实,2400多名教师竞聘到高一级岗位,新补充教师481人,城乡中小学教师支教交流1400余人。“三名”工程扎实推进,1人获评“齐鲁名校长”,1人获评“齐鲁幼师之星”,4人入选“枣庄市最美教师”,17人获评枣庄名师名校长,中职教师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潜心立德树人,举五育、提素养,学生工作取得新实效。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王亦悦同学获得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滕州一中姜惠中同学斩获世界华人作文大赛特等奖;木石镇中心小学张永东同学获评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一中体育健儿在全国中学生田径冠军赛上勇夺2金6银1铜,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创建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学科基地4处,荣获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金奖,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增至2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排球、篮球特色学校增至34处;省乡村温馨校园增至8处,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增至11处;成功创建“山东省绿色学校”57处。“双减”“五项管理”统筹推进,“乐学趣评、欣享成长”学业质量评价稳步推进,“面对面+作业”相结合的展评方式在全枣庄推广。

突出人民至上,守底线、增福祉,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开展6轮集中督导,协助做好流调、隔离和转运工作,累计运转师生52批、1万余人次。抽调机关干部150余人次下沉封控管控区帮包指导,组织1700余名教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夏季高考、成人高考等组考工作取得了考试、防疫“双安全”。全面开展“校园安全一日行”活动,开通“亲情校车”46部,服务学生达7100余人。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学校236所,参与学生18万余人;实施食堂自营或托管、营养餐配送学校229处,惠及学生12.2万人。完善资助体系,发放各类助学金(生活补助)2400.8万元,免除各类学生学费(保教费)4062.6万元,7.3万人次受益。“凫山快乐成长营”经验做法被全国妇联、民政部充分肯定,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刊发推广。今年在“满意枣庄”调查中,相对2021年在全省位次提升75个位次,得分位居全市第二,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典型经验登上山东卫视。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