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566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教体局
- 成文时间:2019年06月20日
- 文 号:第153113号
- 发文时间:2019年06月20日
- 标 题:2019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113号提案的答复(在全市中小学加强滕州历史文化宣传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度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113号提案的答复(在全市中小学加强滕州历史文化宣传的提案)
关于滕州市政协153113号提案
的办理情况
薛涵文、侯海涛、王广立、袁倩倩、周波、赵逢念、孔磊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您的提案:“在全市中小学加强滕州历史文化宣传的提案 ” 很好,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我们表示赞同和感谢。现将意见汇总答复如下:
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7300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址,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勇于自荐的毛遂、招贤纳士的孟尝君、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人成才,充分发挥人文资源优势,立足实际,弘扬传统,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滕州历史文化宣传,全市中小学呈现出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生动局面。引领各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各类研究和实践活动,鼓励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如姜屯中学的善文化教育、墨子中学的墨学研究、北辛中学的“北辛文化”教育、界河中学的“鲁班文化”创新教育、张汪中学的“古薛文化”研究探索、官桥中学的“毛遂讲坛”社团活动等特色做法,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特别姜屯镇是滕文公故里,善国文化的发源地,姜屯中学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积极践行“日行一善,善形一生”的办学理念,从校园文化环境布置,到校本课程开发,到各项教育活动都突出一个“善”字,“善文化”教育特色鲜明,在全省素质教育论坛上作经验介绍,得到了广泛好评,产生了良好反响。
加强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对于发展学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增强中小学生的作为滕州人的荣誉感、归属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滕州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去年,《滕州读本》正式出版发行。这既是滕州历史文化普及教育的一本好教材,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增智见广的一个好助手,更是滕州优秀文化接续传承的一部好指南。根据您们的提案建议,结合工作实际,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好、宣传好《滕州读本》为主线,围绕“进”字做文章,紧扣“落实”下功夫,切实在中小学加强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为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生态文化名城作出积极的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宣传“融进”。把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认真研究中小学教学特点,把《滕州读本》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引导中小学用足用活家乡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实现滕州历史文化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将滕州历史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整体设计、系统展开,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校刊和校园网络等阵地,让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内容在校园里时时可见、处处可闻,真正做到让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
二是创设载体“推进”。认真做好结合文章,把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有细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要求和实在行动,让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易于实施。同时,与团队活动相结合,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之中,以五四、六一、十一等节庆日为契机,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定期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到市“一塔六馆”、滕国故城、薛国故城等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现场学习,了解家乡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接受生动多彩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三是健全机制“促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加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提供坚实保障。从市教育体育局,到镇街学区(联区)、各级各类学校层层制定实施方案,健全校长负责、分管校长和德育干部各负其责、全体教职工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强建章立制工作,紧紧围绕加强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的要求,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将宣传教育内容固化为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做到有序推进,修订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将加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列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组织责任督学定期到中小学校督促检查、帮扶指导,及时推广经验、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采取亲子共读《滕州读本》、共同参观教育基地等“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形成家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营造浓郁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并加强与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动滕州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生态文化名城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