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791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2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5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5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尊敬的胡志国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您提出的市政协164051号《关于推动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提案已收悉,根据市工信局的相关职责,结合工作实际,经过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工信局认真落实“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和工业倍增计划部署要求,着力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提速发展、为企服务效能提升等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快智改数转,提升数字化水平。聚焦建材、化工等行业,大力推动智改数转。2024年,辛诚生态科技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新东谷面粉等8家企被认定为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辛化硅胶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三维重工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DCMM贯标试点,腾达特钢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枣庄新时代“装备制造行业生产过程透明化管理项目”列入省“工赋百景”揭榜挂帅项目试点。我市蝉联山东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的县(市、区)。
二是依托产业基础,壮大机床产业。积极抢抓我市被列为省工业母机“三核”之一机遇,坚持把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制定出台《滕州市加快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高标准编制《“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高规格举办山东滕州机床产业暨新产品(上海)推介会、“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暨2024中国滕州国际机床功能部件展览会等活动,助力企业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滕州由“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迈进。
三是抢抓政策机遇,布局新兴产业。抢抓山东支持枣庄建设低空经济制造园区的机遇,支持清峦AI人机对话大模型、华数数控系统AI服务等大模型产品应用,推动基于混合云的智能家居双链协同平台省级大模型平台建设,加快中科晟达电子标签制造项目、凯瑞墨凡储能电磁弹射系统和自主导航无人机装置项目、智算中心项目等数字经济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平稳发展。
四是坚持数智赋能,培育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54.31亿元,同比增长2.15%。以“工赋滕州”为牵引,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开展数字化转型进企业系列培训,举办活动7场,培训企业209家次,推动中小企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新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1家,累计达到7家;新培育2家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累计培育14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供给能力和赋能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是升级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一起益企”服务惠企行动,举办线上线下培训服务活动360余场次,服务企业5500余家。组织企业与浙商银行、枣庄银行、济宁银行等开展“点对点”融资对接活动15场,达成融资意向1.2亿元,获批授信额度3.7亿元。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专板入板暨投融资工作,依托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推动23家企业在山东省“专精特新”专板挂牌。组织企业参加企业税收政策专题宣贯活动,114家企业享受2024年度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政策。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积极落实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继续加快推进我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落实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领域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加大各级技改设备奖补、技改专项贷财政贴息等政策宣贯落实,力争更多项目纳入扶持范围。多措并举,持续助推我市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二是聚力发展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推进滕州国际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项目建设,支持腾达科技、威达精工、清峦集团等龙头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打造世界级标杆产品,向“一流的厂房生产一流的产品”迈进。依托山森数控、海鲲数控、沃达重工等链主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实现融通发展。在初创、小而精、大而强等不同阶段各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加速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蝶变跃升。
三是加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按照“四好+一好”的招引要求,紧盯招商线索,全力推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好项目落地滕州。注重内涵式发展,支持本土企业新上项目做大做强。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银发经济、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打造标志性产品,瞄准新业态新赛道,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四是促进数字经济量质齐升。实施“双千兆”网络系统工程,持续提升5G、千兆光网覆盖规模和质量,加快推进面向工业园区、企业厂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深度覆盖。支持骨干企业围绕生产环节,综合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多场景、多层次试点示范,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一批晨星工厂、智能工厂。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园、墨子科创园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经济开发区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等赋能产业作用,打造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企一策”培育帮促,重点关注困难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常态化推政银企交流互动,聚焦产业链资金链需求,组织银行、证券公司、工业企业,开展各类融资对接专题活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编印惠企政策集成包,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不断扩大惠企政策覆盖面和知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