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784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2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31号提案的答复(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大力培育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31号提案的答复(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大力培育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
尊敬的高卓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您提出的市政协164031号提案《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大力培育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提案已收悉,根据市工信局的相关职责,结合工作实际,经过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信局紧紧围绕“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四年攻坚行动和工业倍增计划,聚焦产业升级、要素保障、为企服务,全力助推产业创新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案对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议,我局将积极加强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抓好落实落地。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力发展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
一是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抢抓我市被列为省工业母机“三核”之一机遇,坚持把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机床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滕州市加快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规划引领与市场拓展。高标准编制《“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高规格举办山东滕州机床产业暨新产品(上海)推介会、“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暨2024中国滕州国际机床功能部件展览会等活动,助力企业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滕州由“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迈进。2024年,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三是提升产业数智水平。依托墨子云谷和滕州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滕州“机床产业大脑”,推动110家机床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驱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2024年,大汉智能“智能网联机床柔性加工解决方案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有荣机床“有荣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字化车间”入选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德萨大数据公司“清峦云+”智能车间管理系统V1.0被认定为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大汉智能“数智一体化高端五轴车铣复合机床”等3个产品入选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
(二)强化要素保障支撑
一是提升人才引育质效。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2024年,益康药业入选省级人才引领型企业试点企业,11家企业入选市级人才引领型企业试点企业;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2人入选省级人才,12人被评为枣庄市突出贡献企业家。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联泓新科、枣庄工程技师学院成功申报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山森数控入选考核评价优秀项目,并于12月入选国家级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三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2024年,协调解决5G问题基站8处,新建5G基站468个,累计建成2952个。10G-PON端口数量达到27465个,占比总端口数的76%。依托墨子科创园、大数据产业园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有序推进面向金属加工行业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提升为企服务质效
一是深化“一企一策”帮促。做好规上工业企业(暨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工业企业)“背对背”评议、全市“一企一策”培育帮促考核打分及金牌服务单位、金牌服务员推荐工作。局内明确8名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领导干部为帮促专员,由主要领导带队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推进“一企一策”培育帮促走深、走实。二是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编印“2024年工信领域惠企政策集成包”,定期深入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宣传解读惠企政策。2024年,累计深入568家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法律,累计推送信息超1.2万条。三是服务对接精准有力。组织企业与浙商银行、枣庄银行、济宁银行等开展“点对点”融资对接活动15场,达成融资意向1.2亿元,获批授信额度3.7亿元。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专板入板暨投融资工作,依托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推动23家企业在山东省“专精特新”专板挂牌。组织企业参加企业税收政策专题宣贯活动,114家企业享受2024年度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政策。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认真吸纳提案建议,聚焦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瞄准产业前沿、细分领域、市场需求,聚焦“卡脖子”环节,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依托滕州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国家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滕州分中心等研究中心,深化与上交、北航、北理工等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支持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是深化数实融合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强政策引领作用,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优质项目落地滕州;加快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将企业“上云、用数”放在优先位置,打造更多智能工厂、“晨星工厂”,如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向高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做先锋,打造一流标杆产品;鼓励工业互联网企业做实应用场景,加速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是抢抓新兴产业战略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项目招引上提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抢抓新能源等产业“窗口期”,整合各个方面资源,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开辟未来产业。围绕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6大方向,以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为先导,依托锂电产业布局新型储能,依托机床产业开发工业机器人,依托新医药产业打造医养健康、中医药品牌,依托通用机场建设发展低空经济,助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尊敬的高委员,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