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78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2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2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滕州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02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滕州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
赵怀朴委员、李瑞生委员,孙希海委员,董亮亮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滕州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关注和支持。经研究,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我市低空经济产业现状
目前,我市低空经济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有能力生产无人机的企业1家,为山东迅拓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大载重植保无人机,电力架线无人机,警用侦察无人机,消防无人机,人工降雨无人机,环境检测无人机。目前成熟产品有 10-100KG级及以上级无人机平台。由于公司实力较弱,订单不足,目前生产不稳定。有能力为无人机配套的企业有山森数控、深信节能科技、金研光电、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中华源金属、天舟精密机械等,无人机应用场景主要有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无人机娱乐项目及滕州市好丽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山东新卉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使用无人机农药喷洒作业等。在建项目2个,为滕州滨湖通用机场项目和凯瑞墨凡储能电磁弹射系统和自主导航无人机装置生产项目。
二、我市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瓶颈
(一)低空经济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目前我市低空经济人才紧缺,高端的通航智力资源更是稀缺。从生产情况来看,只有迅拓迅拓航空科技及尚未投产的凯瑞墨凡储能电磁弹射系统和自主导航无人机装置生产项目等企业有少量研发和生产管理人才。
(二)低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渠道缺乏。我市低空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资金投入上还没有形成体系,政府引导资金较为缺乏,上级政策扶持延迟到位,外部风投的进入机制尚未成型都是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减速带。
(三)低空经济发展产业链尚未形成。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布局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基础,难以在产业链条上形成合力。没有规划专门的低空经济产业园。
(四)低空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尚未激活。如旅游转运及低空旅游市场没有打开;交通疏导和执法、应急救援、飞播飞防、短途物流等处于起步阶段,无人机赛事体育活动尚未成为常态,拉动产业发展的机制还未建立。
三、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下一步,滕州将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着力构建以低空飞行器制造为龙头,运营服务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融合多领域应用的低空经济生态体系。推动低空经济与滕州现有优势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等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具有滕州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提升滕州在区域低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一)做到产业有规模,加速低空经济企业研发产品商业化和市场化,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抢抓山东支持枣庄建设低空经济制造园区的机遇,围绕低空经济整机研发、制造、销售,加速企业研发产品商业化和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优化和巩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布局。研究探索诸如“飞地经济”、低空经济园区等模式来推进企业互补,产业联动,建链补链强链,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做到发展有智库,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建立系统化的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为重点,引进北航、南航等航空类高等院校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支持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开设航空器销售、飞行执照培训服务、维修保障服务等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开设低空经济人才专用通道,大力引进或柔性引进无人机领域高端人才。
(三)做到应用有场景,打造城市通航文化新名片,提升城市魅力和低空经济影响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元化的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全市“低空经济消费统一大市场”,推进我市各类低空经济配套企业发展来完善产业链。加快推动滕州滨湖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开启滕州“通航科普+美景旅游+通航产业”低空经济新增长模式。
(四)做到市场有资金,不断延展产业金融服务链条,构建低空经济服务支撑平台。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引入风投基金、公募/私募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或低空经济头部企业来滕开展低空经济产业招商活动。支持融资租赁、无形资产租赁等业态创新,探索股权投资、资产交易、数据管理、支付清算等环节的金融服务创新。探索开展低空制造企业订单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着眼全市“一盘棋”,编制《滕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
(五)做到推动有组织,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低空经济产业管理保障。积极设立市级低空经济产业工作专班,建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保障体系,优化报批审核流程,探索有人机和无人机融合运行机制,推进以5G低空智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低空综合监管平台、城市空警指挥平台等,为开展低空旅游观光、赛事活动等提供组织保障。
尊敬的赵怀朴委员、李瑞生委员、孙希海委员、董亮亮委员,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市低空经济产业的关心,今后请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