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670
- 主题分类:枣庄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1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18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8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发展高端机床产业 实现我市工业母机突破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枣庄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8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发展高端机床产业 实现我市工业母机突破发展的建议)
农工党枣庄市委会:
您们提出的提案《关于发展高端机床产业 实现我市工业母机突破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机床产业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一、提案办理情况
(一)针对“支持机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建议。
我们坚持以培育世界一流水平的机床整机企业、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为目标,持续健全工作机制,支持机床骨干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加速产品提档升级,推动企业膨胀规模、做大做强。一是建立对标登高机制。主动对标北京精雕、济南二机等国内高端装备链主企业提速赶超,重点支持威达精工建设智能产线(无人工段),打造高标准柔性智能生产线和高标准黑灯工厂,跻身全国机床工具行业前5强;支持山森数控加快扩产提质,力争机床电气附件市场份额达到国内第一;支持三合机械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锯床生产和出口基地。二是建立重点帮扶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对枣庄机床企业发展的重点支持,落实国家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清峦集团、万可数控等重点机床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重大专项项目,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提升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建立梯次培养机制。建立骨干企业培育库,采取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包工作机制,帮助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技术更新、市场开拓等有效措施扩张规模,推动骨干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重点机床产业项目建设速度,尽快形成基地化、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针对“加大企业原创性创新力度”的建议。
按照国家和省级战略部署,我们立足于枣庄机床产业发展实际,紧盯高端主机、关键功能部件等领域,努力建设高水平数控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锻长板”“补短板”攻坚行动,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多方位合作,推动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专精特新企业实施联合技术攻关,实现高校创新实力与企业实践能力深度融合,全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深入推动数字转型。实施工业母机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持骨干企业研发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复合加工中心等智能数控机床,有序推进质量管控、远程运维、采购外协、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三是加快建设智能平台。加快滕州“机床产业大脑”建设步伐,引导企业积极设立“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开展“技改荟 数智行”走进企业活动,打造“政府搭平台、市场聚资源、合作谋发展”的智能化技改服务模式。
(三)针对“提升机床产业项目招引质效”的建议。
坚持“四好+一好”的标准,用足用活机床产业现有优势,全力引进大型骨干企业、关键零件企业和配套拓链企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链条完备、衔接紧密、效益突出的机床全产业链体系。一是聚焦“强链式”招商。深挖威达精工、清峦集团等本土机床企业招商潜力,广泛对接国内外机床主机企业,持续盯紧深圳创世纪、北京精雕等主要大型骨干企业,聚力在“强链”招引上实现更大突破。二是聚焦“补链式”招商。围绕热处理、精密铸造等产业短板和主轴、丝杠、导轨等关键功能部件,精心策划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补链”项目,持续产业配套项目的招引力度,畅通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三是聚焦“延链式”招商。瞄准激光加工、光栅传感器等机床产业“高精尖”发展方向,重点加快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在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共享中心、产业基金等方面的合作,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完备要素保障,推动形成上下协作、供需配套的产业生态。
(四)针对“重塑‘枣庄机床’品牌影响力”的建议。
聚焦《“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任务目标,深化与国际高端机床企业合作,大幅提升枣庄高端机床市场综合竞争力。一是抓好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创优工程,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拳头产品、迭代升级质量性能,提高市场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充分发挥国家机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专业人才、检测设备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开展省长、市长质量奖和各级知名品牌的申报工作,持续提升枣庄机床的品牌影响力。二是用好平台载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机床展、北京国际机床展等重点展会平台,助力市场开拓。4月22日,高规格举办了山东滕州机床产业暨新产品(北京)推介会,有力宣传推介了枣庄机床产业。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把机床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持续优化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图谱和创新链图谱,用好墨子科创园、鲁班科创园、国际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土地、资金等难题,切实让机床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中国中小机床之都”金字招牌更加名副其实。
二、存在困难
一是“群丘无峰”现象突出。我市机床产业虽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品牌影响力小,产品质量不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融资难、盈利难。
二是专研发能力不足。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我市机床研究机构、创新平台协同合作少,而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同时,大部分机床企业缺乏关键性技术储备和重大技术突破,特别是在精大稀设备、高端检测设备、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明显不足。
三是产业链不够完整。目前,我市机床企业所需的高端数控系统、精密动力刀架、高性能力矩电机、高速精密丝杠及导轨、精密光栅传感器等高端功能部件90%来自国外或台湾、上海、广东等地区,较大规模的表面处理企业(喷涂、电镀)仍是空白。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做大机床产业规模。一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机床骨干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加速产品的提档升级,促进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二是做优配套企业,鼓励机床配套生产企业紧盯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我市机床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打造各具特色、满足多场景应用的中小数控机床产品供应体系。三是推动产业集聚,用足用好各类扶持政策,深耕“数控机床整机、关键功能部件、精密铸造”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二)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一是推动高层次人才集聚,创新开展枣庄市人才引领型企业试点培育工作,支持引导机床企业拓宽引才育才渠道,加大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推荐力度,及时兑现落实各级人才奖补政策,做好入选人才的跟踪服务。二是强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积极推荐我市机床产业企业家参加省中青年企业家专题培训班,会同市企业家协会持续办好枣庄市经营管理人才年度培训班。三是建强高技能人才培育载体,鼓励机床企业与大中专院校联合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特色性、基础性技能实训,推荐申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为企业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鼓励企业同高校、科研院所在数控机床研发、设计和生产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发数字化机床方向的新技术、新工艺。二是引导企业积极申报“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聚焦国家、省战略部署和我市机床产业发展实际,推进机床企业数字化升级和设备更新改造,着力推动机床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四)提升提案办理质效。积极发挥主办单位的牵头、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加强同提案者农工党枣庄市委会、会办单位枣庄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的沟通交流,认真学习研究提案者和会办单位提出的宝贵建议,结合政协提案办理梳理形成的具体举措,着力推动机床产业做大规模、转型升级、蓬勃发展,努力为全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作出滕州更多贡献。
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