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1856
- 主题分类:滕州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0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01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市工信局紧紧围绕“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四年攻坚行动和工业倍增计划,在智改数转、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力,全市工业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市蝉联山东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的县(市、区)。
一是不断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出台《关于实施“强企、兴商、富民”工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优势产业及重点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编印工信领域惠企政策集成包,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不断扩大惠企政策覆盖面和知晓面。
二是深入实施技改焕新。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清单化”推进110个工业设备更新项目建设,推荐1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储备项目,68个项目列入省级储备项目。2024年,推荐26个技改项目列入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名录,23个技改项目获省、市两级技改项目设备奖补(贷款贴息)资金。
三是全力推进科技赋能。2024年,推荐26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新培育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家,省工业设计中心1家,5家企业获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3个产品入选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智能网联机床柔性加工解决方案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
四是持续深化数实融合。依托墨子云谷、大数据产业园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载体,推动工业企业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2024年,新建5G基站468个,累计建成2952个;新培育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家、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8家、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5家、省DCMM贯标试点4家、省大数据产业“三优两重”项目5个。
五是积极培育绿色制造体系。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库”,持续打造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截至目前,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市级绿色工厂13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市级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各1家。海吉雅环保设备上榜工信部符合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积极贯彻落实人大代表建议要求,继续加快推进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争跑落地,助推企业发展加力提速。全面梳理工信领域各级惠企政策及潜力企业,形成精准对接服务清单,结合“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和“送政策、谋发展、解难题”等入企走访调研活动,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和服务指导。积极研究国家关于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及现行惠企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研究建议市委市政府健全完善智改数转、绿色发展等领域政策支持,推动智能化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二是加速推进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提质赋能。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落实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领域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加大各级技改设备奖补、技改专项贷财政贴息等政策宣传贯彻,力争更多项目纳入扶持范围。支持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软件推广应用,加快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领航企业等标杆示范,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工作。
三是加强企业服务保障,激发自主创新活力。结合“一起益企”服务升级工程,常态化开展金融政策解读、产品推介等活动,不断拓宽融资服务渠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招才引智和人才培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强化“政企才”三方对接,突出抓好国家级人才和省级人才项目。同时,梳理并细化人才申报激励政策,如资金奖励、项目扶持等,利用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会,提高政策知晓度与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