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35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7月2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7月25日
- 标 题: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2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动滕州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2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动滕州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姚利超委员: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滕州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结合我局职能就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向您进行答复:
近年来,滕州市工信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聚力“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全面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积极构建“633”现代产业体系,努力筑牢县域崛起最强力支撑。2021年,滕州在全国百强县排名前移18个位次,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63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确立,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04家,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80亿元、300亿元、110亿元;山能鲁化成为枣庄市首家单体营收过百亿企业、荣获省长质量奖,联泓新科A股上市;连续获评“中国中小机床之都”、中国工业百强县。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3月12日,领跑枣庄召开“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滕州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滕发[2021]6号)及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支持政策措施(32条)、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5条)两个配套文件。成立了市主要领导挂帅的三年攻坚突破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设指导组、综合组、考核组、保障组,抽调专人、完善制度、集中办公,压实责任、细化分工、加快推进,每月对各镇街、市直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量化考核、排名通报。
二是全面落实“链长制”。大力实施“强链、建链、补链”工程,聚焦“63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夯实专班专抓,编制完成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产业链图和招商引资路线图,强化与央企、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成功招引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基地、北玻院产业转化基地、中科院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等项目,投资215亿元的联泓集团高端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积极打造国家化工新材料、高端中小数控机床等产业基地。滕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被评为2021年度省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狠抓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滕州大数据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益康药业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鲁班天工等3家企业成功入选枣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有19个技术创新项目列入2021年度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三维重工全自动钢管组合钻孔机等7个产品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安川自动化的蓝白光三维扫描仪等3项产品入选2021年山东精品装备目录,三维钢结构模块化太阳能风能发电制热环保房被认定为省创新工业产品。
四是提升企业家素质。筹备举办了《滕州市企业家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和《全市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专题培训班》,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活动76场(次),选派张子恒、吕慧彬等参加省“雏鹰”人才挂职和中青年企业培训班,张岭等参加枣庄市企业家周末沙龙活动,邵长银等参加枣庄市化工产业“链上”企业家现场观摩会,累计培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35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推荐郑月明成功入选省优秀企业家(枣庄唯一)、高肇林、仇兴东入选枣庄市第二批青年企业家培育中心导师、5家企业被评为枣庄市功勋企业或优秀企业,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30家突出贡献企业、优秀企业和优秀外向型企业,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得到重奖。同时,选派30名优秀企业家参加两级市委全委会参政议政,进一步营造了企业家有作为、有地位、受尊重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活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先后梳理汇总了规上企业简介等信息,编印了《滕州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汇编》、《扶持企业发展速查手册》、《滕州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手册》和《工业企业品牌认定申报指南》等,围绕政策宣贯、产融对接、管理提升、创业创新等方面,加强宣传解读,精准服务,设置服务活动宣传站26处,累计开展活动116余次,提供服务376次,服务企业12016家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0余份,让更多的企业知晓政策、会用政策,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采纳您提出的合理建议,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好惠企纾困落实攻坚战。坚定不移向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要“质量”,吃准吃透各级各类支持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做好上级政策的宣传解读与落实落地,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成就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跟随“一带一路”脚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组团参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专业性展会,积极构筑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化企业家精准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家信息库和规上企业目录,积极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不定期开展企业家座谈会,推荐能力强、可塑性好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和中国500强总部实践锻炼,组织优秀企业家免费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培养一批开拓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素质高、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持续开展优秀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市营造尊重、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各类企业服务机构为延伸的“一点多面”服务体系,全年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创新、技术研发、融资上市等公共服务不少于1000家次、培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少于2000人次。
二是打好产业培壮攻坚战。坚定不移向招大引强、招新引高要“流量”,全力构筑“633”现代产业体系,紧紧围绕招大引外、招新引高,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精准对接中国建材、中国化学、山东能源、山东土发、联想控股、国科控股等重点企业,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精心策划一批重大招商活动,对接一批重点合作意向,签约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多的重点产业项目。同时全力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制订出台《2022年全市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实施方案》,优选100个投资过千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建立智能化绿色化技改项目库;充分发挥滕州市技改基金引导作用,优化基金运作流程,广泛收集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向基金推介技改项目,力争让更多工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三是打好企业融通发展攻坚战。坚定不移向做大做强、做优做实要“存量”,完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大力实施“247”领航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中小微企业提升计划,推动企业聚焦主业做大做强。牵头对全市工业企业2021年“亩产效益”情况进行ABCD综合评价,实施差别化资源配置政策,集中力量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调研监测力度,筛选具有链主地位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对接,突破要素制约瓶颈,支持企业延伸链条、对外合作、兼并重组,吸引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集聚,加速“247”大企业集群集团式发展,确保在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乃至200亿元领航链主企业培育上实现突破。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全年新认定省级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10家以上,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净增40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