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2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7月2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7月25日
- 标 题: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0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立足产业优势 聚焦产业链招大引强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滕州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0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立足产业优势 聚焦产业链招大引强的建议)
民建滕州基层委员会: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关于立足产业优势 聚焦产业链招大引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结合我局职能就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向您进行答复:
近年来,市工信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聚力“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全面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积极构建“633”现代产业体系,努力筑牢县域崛起最强力支撑。2021年,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分别实现营收280亿元、300亿元、110亿元、12亿元、18.5亿元、12亿元。产业聚集发展优势突出,呈现稳中向好、好中快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现将有关情况向您汇报:
一、聚力集群发展,全面落实“链长制”。大力实施“强链、建链、补链”工程,聚焦“633”现代产业培育,夯实专班专抓,编制完善产业链图和招商引资路线图,强化与世界500强、央企省企、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投资215亿元的联泓集团高端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滕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被评为2021年度省特色产业集群。
二、聚力集群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大力推进总投资57亿元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加快综合管廊、道路、特勤消防站、智慧园区等基础配套建设。充分发挥中科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作用,推进中科院新材料技术(滕州)有限公司建设,以煤气化、煤焦化为源头,依托集群内合成氨、甲醇、醋酸等上游产品,纵深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下游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鲁南化工、联泓新科为链主的“氨基”和“醇基”两大产业链,基本形成企业上下游协作配套、产品链条环环相扣、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附加值不断提升的发展格局。
三、聚力集群发展,帮包项目“快建设”。针对帮包的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北玻院航天特种聚合物等项目成立现场帮扶专班,实行“一条龙”贴身服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先后帮助解决各类建设问题60余个,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项目3月18日举行一期竣工投产暨二期奠基仪式,成为世界500强正威国际在山东投资项目中第一个投产项目。北玻院航天特种聚合物7月24日实现投产、首批产品交付,鲁南化工己内酰胺项目10月底实现正式投产,山东土地集团智造家居产业园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四、聚力集群发展,扎实推进企业成长。大力实施“247”领航企业培育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小微企业提升计划,加大政策资源要素倾斜力度,推动企业聚焦主业做大做强,鲁南化工、联泓新科进入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独立生产、经营企业)前100强;盛隆化工排名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综合类企业)第218位。中材锂膜、腾达紧固等19家企业入选枣庄市双30工业企业。鲁南化工成为枣庄第一家营收过百亿元的单体企业,实现里程碑式突破;联泓新科成为我市第一家股值高峰过1000亿元企业,全市现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瞪羚企业16家、“单项冠军”4家、“隐形冠军”4家,省级示范基地7个。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采纳您提出的合理建议,结合我局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打好产业培壮攻坚战。坚定不移向招大引强、招新引高要“流量”,全力构筑“633”现代产业体系,紧紧围绕招大引外、招新引高,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精准对接中国建材、中国化学、山东能源、山东土发、联想控股、国科控股等重点企业,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精心策划一批重大招商活动,对接一批重点合作意向,签约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多的重点产业项目。持续深化与国内外500强、产业头部企业合作,夯实高端装备专班、联泓专班、鲁化专班等专班专抓,精准招引“补链、延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跟踪推进与大连科德、联泓控股、山东能源的合作。
二是打好园区建设提升攻坚战。坚定不移向园区建设、产业集聚要“变量”,持续提升发展载体规范化发展水平,按照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原则,助推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新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等综合工业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墨子智能制造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张汪循环经济产业园、东郭绿色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规范化建设,完善级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鲍沟高端玻璃制造基地、大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洪绪食品工业基地、西岗煤焦化产业基地配套,加速项目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大力推进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规范提升,全力构建“产业项目发展一体化、公用辅助环保一体化、安全应急消防一体化、交通物流信息一体化、管理服务创新一体化、投资融资平台一体化”园区,加快迈入“全国化工强区”行列,确保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通过复审,力争2022年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突破55%。
三是打好惠企纾困落实攻坚战。坚定不移向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要“质量”,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发挥“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机制,全面开展扶企、育企、强企行动,指导企业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开足马力、争赶进度,快速实现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增产增效,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吃准吃透各级各类支持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推进政策制定优化、政策宣传贯彻、政策申报争取、政策精准落实等“一条龙”政策集成改革,做好上级政策的宣传解读与落实落地。深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活动,让更多的企业知晓政策、会用政策,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